繼恒天然受污染產品被確定不含肉毒桿菌,系“虛驚一場”后,昨日,恒天然宣布污染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有關方面決定將早先的濃縮乳清蛋白(WPC80)產品進行重新加工,而非將其降級處理,并決定使用某項非常規的設備元件。
信息共享疏漏導致檢測延誤
8月初,恒天然聯合客戶發起預防性召回之后,首席執行官史畢根思要求開展調查。史畢根思昨日表示,預防性召回并非由單一事件引發,而是一系列孤立事件以不可預知的順序相互作用的結果。
據9月4日恒天然方面公布的此次運營調查的結論,這次污染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有關方面決定將早先的濃縮乳清蛋白產品進行重新加工,而非將其降級處理,并決定使用某項非常規的設備元件。恒天然的某兩個業務部門之間出現了一次偶發的信息共享疏漏,導致相關檢測有所延誤。
恒天然方面昨日表示,該問題未及早上報到首席執行官層面。由于在召回之前不久部分工廠的計算機系統剛剛升級,導致產品追溯耗時較長。
“雖然恒天然在新西蘭本土和全球都建立了清晰的產品召回體系,但這次WPC80產品作為原料應用于不同客戶的多種產品,導致相關召回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恒天然公司昨日披露稱。
史畢根思9越日表示,這次事件對恒天然所有的體系都是一個很好的檢驗。整體而言,恒天然的體系運轉良好,但的確也有一些方面有待改進。
將加強危機管理能力
恒天然昨日表示,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該公司正在采取一系列改進措施:如改善信息共享,加快上報速度,強化產品召回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同時加強與客戶的協作,保證快速有效地對接不同的供應鏈和追蹤相關產品等。
史畢根思昨日表示,恒天然新設了集團全球食品安全與質量事務的總監職位,直接向首席執行官匯報;同時加強了食品安全理事會的管理范圍和權限。他稱,目前已完成計算機系統升級相關培訓,現在的重點是審核恒天然的體系在未來需要如何進一步變革,并加強危機管理能力。
據介紹,本次運營調查結果概要將于下周初公布。恒天然將在董事會獨立調查和新西蘭政府的兩項調查結束后綜合所有四項調查的建議和意見制定匯總的行動計劃。(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