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內高端奶粉市場需尋求突破 |
2013-10-4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對很多爸爸媽媽來說,在家的最大樂趣就來自寶貝了。孩子能健康成長是大家最關心的。國產嬰兒奶粉新推出6款高端品,這個高端除了價格,還高在哪里?奶粉質量和反響顯然還需要消費者“打分”。
國內整治嬰幼兒奶粉的大背景下,昨天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牽頭在京召開“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聞發布會”,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等首批6家本土乳企集體向消費者亮出了自己的國產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品。
首批發布的6家乳企產品分別是:伊利的金領冠、蒙牛雅士利的安貝慧、完達山的安力聰、飛鶴的星飛帆星階、明一的天籟慧貝、高原之寶的牦牛奶粉。不過對于國家高端奶粉的推薦,記者隨機采訪的一些市民,都表示了擔心。
市民:不信,經常就那些新聞。
市民:不太相信,因為從喝奶到現在,經常有壞的現象,所以說對奶粉我不敢百分之百的放心,對孩子最好是母乳喂養。
市民:不咋相信,感覺現在出現問題奶粉特別多,反正我們以前喝的都是洋奶粉。
市民:不敢輕信,因為奶粉質量出現的問題太多了。我們老大那會兒就是喝三鹿奶粉,后來出現三鹿的事件后,我就覺得特別不敢相信,總覺得心里有疙瘩。
奶粉國家隊傳聞經過
今年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明確要求,要把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為突破口,把優質國產品牌樹起來,把消費者的信心提起來。
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巡視員高伏6月18號在解讀“雙提”方案時表示,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爭取用兩年時間培育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9月15號食藥監局和乳粉企業一起召開記者通氣會時,蒙牛企業負責人透露是4家企業將被推介。
9月18日,工信部內部人士和完達山、飛鶴等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證實是5家企業。
隨后傳聞工信部將重點推薦五家乳企,組建乳企“國家隊”,高伏否認了此說法。但證實,將集中推介一些高端乳粉品牌,至于哪些品牌將入選,是市場行為的事,而不是政府部門能做的,主要由乳制品工業協會主導。
乳業兼并重組細則有望10月出臺
實際上,自6月20日九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后,何時出臺促進乳業兼并重組方案細則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有工信部官員表示,由于該方案制定需要與發改委、財政部等多部門協調,使得出臺時間從7月一直向后推延,但具體的兼并重組方案細則10月份將出臺。
“國家隊”神秘隊員
西藏乳企:值得注意的是,和這些巨頭們一道“上位”的“高原之寶”外界對其知之甚少。其官方網站顯示,這家位于西藏的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3557萬元。其由國資參股,主要從事牦牛乳品加工。
明一國際:這是另一家神秘隊員,甚至在之前的傳言中從未出現過,直到謎底揭曉時才出現,在它的網站上,這樣介紹: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嬰幼兒乳粉制造商。
入圍高端奶粉第一個表現就是漲價
高端奶粉價格普遍超過洋奶粉
按照AC尼爾森等行業通行的劃分,每900克平均零售價格在300以上的產品,即為超高端奶粉。這些獲推薦的國產奶粉定價基本都在300元以上,屬于超高端奶粉。它們的定價不僅遠遠超過了洋奶粉,還是國產奶粉均價的2倍。
以1段嬰幼兒奶粉(800-900克罐裝)為例
漲的不僅是高端奶粉旗下產品都普漲
批發市場鮮奶價格普漲
數據顯示,各鮮奶廠家在節前紛紛進行了調價,調價幅度為歷次以來最高,平均漲幅達20%;其中,中、低端牛奶漲幅偏高,供應偏緊;高端牛奶供應充足,上漲幅度校以蒙牛鮮奶為例,早餐奶:軟袋包裝每箱由23元漲至30元,漲幅30.4%;硬袋包裝每箱由32元漲至40元,漲幅25%。特侖蘇每箱漲5元,售價55元,漲最10%。
超市陸續接到調價通知
今年8月底,蒙牛、伊利對產品進行提價,漲幅在5%到17%;這輪漲價陸續到達了零售終端。多家連鎖超市表示,近期已經接到了蒙牛、伊利等廠家的提價通知。
其中有銷售人員表示,伊利漲的比較多,“大枕純牛奶、金典純牛奶原來52元一箱,現在57元了。”同時這位銷售人員表示,一些品牌即使漲價了,超市里缺貨的狀況也沒得到徹底緩解。
漲價原因
分析認為,此輪鮮奶價格上漲屬于廠家調價行為,進價上漲了,所以他們的價格也就跟著調了。據廠家送貨負責人介紹,上漲原因是因為貨源緊張,原奶價格上漲;二是產品包裝價格有所上調;三是人工及運輸成本增加。業內人士分析,就目前情況來看,隨著中秋、國慶兩節陸續到來,鮮奶的銷量將呈持續小幅增加之勢,鮮奶供應緊張的局勢短時間內難以改善。
蒙牛等乳企因為減少供應平價奶遭約談
蒙牛等乳業公司傳遭北京市商務委約談,被要求確保在中秋、國慶期間,“低價奶”供應穩定。進入節前銷售旺季,北京市多家超市均主力銷售禮盒裝高檔牛奶,而市民日常購買、價格相對較低的利樂裝純牛奶,卻嚴重缺貨,因此北京市商務委已經約談蒙牛、伊利、三元,要求三家乳企增加供應“低價奶”。
成本上漲利潤陷瓶頸
據農業部統計數據,今年6月底,生鮮乳價格較去年9月初上漲了7.6%。截至今年7月底,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58元/公斤,同比上漲達9.5%。
銷售費用也在上漲,仔細觀察蒙牛、光明、三元、皇氏四大乳企的半年報可以發現,四大乳企的銷售費用均由15%左右的增長,由此可見行業競爭環境較為激烈,四大乳企不得已通過銷售費用的增長來保持業績的增長。
在成本居高不下、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大企業利潤空間也不容樂觀。從近期各大乳企的中報也可看出乳企陷入利潤瓶頸。上半年,蒙牛乳業凈利率3.6%;伊利股份凈利率7.27%。光明乳業凈利率1.98%;皇氏乳業凈利率4.3%;三元乳業利潤還是虧損的。
高端市場尋求突破
現在幾大乳企都很看重高端市場,包括光明走出海外并購、伊利在新西蘭投產都有想要做大做強高端的意圖,其主要原因還是高端市場能夠給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并且目前國內乳企在高端市場上仍然較為弱勢。
目前我國液態奶市場中低端產品同質化較高,競爭激烈,導致其利潤率較低;同時消費者對低端液態奶的價格敏感度較高,漲價會帶來較大的社會影響,因此奶企不敢輕易提價。而對于高端液態奶,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因此奶企會通過高端奶漲價彌補低端奶的損失。
目前我國乳制品行業亟須進行轉型升級,常溫奶未來的發展空間已經不是很大。目前我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有很多奶源基地,主要生產常溫奶和大包粉。但是常溫奶的運輸半徑超過500公里就沒有競爭力了,我國生產的大包粉也競爭不過新西蘭。因此我國的奶源基地需要開發新產品,比如奶酪和乳清粉等,提高毛利率。目前,每年我國進口的奶酪超過20多萬噸,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悄然涉足高端奶
蒙牛旗下歐世蒙牛高調在廣州推出高端奶粉,標榜丹麥進口奶源的“超金佳智”配方奶粉,每罐售價介乎200-300元,而由丹麥原裝原罐進口的“寶貝與我”系列最高售價達470元。 |
[發表/查看評論] |
|
|
服務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