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眾說紛紜 公眾急盼查明真相 |
2011-5-19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專家:目前尚不能斷定奶粉是患兒致病原因
對嬰兒出現“性早熟”,懷疑是食用“圣元”奶粉中含有激素,專家們顯得非常謹慎,不過均表示導致“性早熟”的原因十分復雜。
“在最近接診的4名嬰幼兒病例,其中3例完全沒有使用過‘圣元’奶粉,其中1例曾用過‘圣元’奶粉,但最近1年換用了別的品牌的奶粉。”武漢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兒童內分泌學科組副組長姚輝介紹說,這種病一直以來就存在,而且從她個人近10年的臨床經驗來看,盡管沒有做詳細的數學統計分析,但憑感覺此類病例近年并未明顯增加。
姚輝說,嬰兒“性早熟”的說法不準確。嬰兒癥乳房開始發育的正確診斷應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起病常小于2歲,乳腺僅輕度發育,但不存在生長加速和骨骼發育提前。單純性乳房早發育不僅現在有,過去也有;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
姚輝說,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的病因尚不明確,攝入雌激素只是可能的病因之一。臨床發現,有些嬰幼兒單純采用母乳喂養,也出現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該疾病可以視作是一種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異常,其癥狀一般3至6個月自動消失,極少數病例需2年才能消失,一般不需臨床采取干預措施,對兒童生長發育也沒有明顯影響。單純性乳房早發育的發病與雌激素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嬰幼兒吃過“圣元”奶粉后出現此病,不能證實奶粉中有雌激素。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說:“當前吃的、用的,包括洗滌用品,都可能導致孩子‘性早熟’,不可貿然把罪過扣在乳制品上。目前,停用奶粉是可以的,懷疑奶粉也是可以的,但鑒定結果出來之前,不能斷定患兒‘性早熟’就是由某種乳制品中過量的性激素造成的。”
“現在的推測,對于消費者、企業,都造成了恐慌。目前應當保持冷靜,應當通過調查來驗證牛奶激素含量是否正常,比如牛奶中含量是多少,乳制品中的含量又是多少,要通過科學的結論來判斷事實真相。”宋崑岡告訴記者,牛奶當中本身就含有性激素,但這是非常微量的,不足以導致性早熟?,F在,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對市場上的牛奶性激素含量進行調查,要等待調查檢測結果出來之后才能下結論。
湖北省食品安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奶粉生產企業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在奶源環節,如牧場環境、使用飼料、環境污染都有可能導致奶粉中含有激素。如為了催奶,飼養員會在奶牛飼料中添加激素,過量激素會殘存在牛奶中,經加工進入奶粉。“性早熟”原因復雜,是否奶粉導致,需要用科學態度認真調查才能做結論。
公眾: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查明真相
在武漢光谷家樂福超市,一位正在選購奶粉的劉姓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已經兩歲了,聽說了關于問題奶粉可能導致嬰兒性早熟的報道后,讓她對奶粉質量更為擔心了,雖然商場有很多品牌可以選擇,卻依然提心吊膽,對奶粉質量不放心。她說:“沒有辦法啊,孩子必須要吃奶粉。希望政府盡快查明事實,向社會公布,讓我們能夠買到放心奶粉。”
安徽省城合肥市民文明告訴記者,她家的孩子快有3個月大了,雖然一直是母乳喂養,但母乳不足時也需要奶粉來代替。為了安全起見,她表示肯定不會購買媒體報道的可能存在問題的奶粉。“雖然我家沒買這種奶粉,但聽到新聞報道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家寶寶吃的奶粉是否存在同樣問題。現在我只給寶寶吃進口奶粉。”
文明說:“希望政府職能部門盡早介入調查,盡快查明事實真相,向社會公布。這不僅涉及被媒體報道的一個奶粉品牌,還涉及消費者對國產其他奶粉品牌的信任問題,拖得越久,老百姓的不信任感就越強。”
據有關部門消息,農業部已經向湖北省提供檢測激素的方法,至于奶粉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仍需要等待檢測結果。
目前,湖北省工商等部門已對反映的奶粉取樣。由于奶粉中過去沒有激素檢測項目,也無相應檢測標準。有關方面正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的技術論證,將會盡快公布事實真相。(記者 程士華、朱立毅、周婷玉、劉元旭、俞儉、黎昌政、黃海)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
[發表/查看評論] |
|
|
服務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