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李珂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
摘要:乳制品冷鏈物流的水平將會影響乳制品的質量,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乳制品產業的基本狀況及乳制品物流,進而分析了乳制品企業發展冷鏈物流的必要性,以及我國乳制品冷鏈物流落后的原因,最后提出發展乳制品冷鏈物流的建議。
關鍵詞:乳制品;冷鏈物流;建議
一、乳制品產業的基本狀況及乳制品物流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的膳食結構得到普遍改善,對乳制品的消費量呈明顯上升趨勢。2007年我國乳品加工企業有1600多家,其中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有700家,上億元的12家。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09年1~3月,全國規模以上乳品企業工業總產值354.2億元,同比增長了5.53%;乳制品產量436.9萬噸,同比增長了3.28%,預計未來國內乳制品的消費量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乳制品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目前,乳制品的種類很多,大體包括液體奶(包括巴氏殺菌奶、超高溫滅菌奶、酸奶及乳飲料等)、奶粉、冰淇淋、奶油、煉乳、干酪等。不同種類的產品對物流也有不同的要求,按照產品的溫度控制要求,乳制品物流分為三類:一是奶粉、常溫液態奶及乳飲料的常溫物流;二是巴氏奶、酸奶等乳制品的保鮮冷鏈物流;三是冰淇淋、干酪等冷飲乳品的冷凍冷鏈物流。本文討論的冷鏈物流包括保鮮冷鏈物流和冷凍冷鏈物流。
二、乳制品企業發展冷鏈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乳制品冷鏈物流是指原產地牛奶在通過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的全過程中,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始終保持乳制品所要求的低溫條件的物流(王小麗,2009)。乳制品企業大部分的產品保質期較短,對溫度要求較高,冷鏈物流已成為衡量一個乳制品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具體說來,乳制品企業發展冷鏈物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商家對產品溫度要求越來越高
目前,乳制品企業的銷售渠道主要包括三個:經銷商(或代理商),商超以及訂戶,其中,經銷商(或代理商)和訂戶對產品的溫度要求不高,他們只關心產品的質量,只要產品質量好,客戶的滿意度即高,而一些大型的商超對產品的溫度要求很高,產品入庫之前,他們需對配送車輛的內部溫度進行監測,如果溫度達不到應有的標準,商家將拒收產品。據南京某乳制品企業內部人士透露,像沃爾瑪這些大型的超市,每次都需對車輛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測,哪怕溫度只高于規定值1度,也需要進行重新降溫處理,直到達到應有的標準,商家才會收貨。由于該企業有些冷藏車的制冷設備較差,有時溫度難以降到規定的標準,這時他們不得不將車輛拉回,對產品進行重新降溫,這無形中加大了物流配送的成本。從以上這個實例中可以看出,冷鏈物流是乳制品企業的必然選擇,沒有冷鏈物流,乳制品企業將會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
2、冷鏈是產品質量的保證
需要進行冷鏈處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氏奶、酸奶、冰淇淋等, 其中,巴氏奶是經過巴氏消毒生產出來的,在2-6℃的環境下可以保存1-7天,酸奶是在經過巴氏消毒后的牛奶中加入有益菌發酵后生成的,在2-6℃的環境下可以保存2周左右。巴氏消毒其實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但經巴氏消毒后,仍保存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一旦溫度過高,這些細菌會瘋狂繁殖,破壞了牛奶的質量。而冰淇淋等冷飲乳品對溫度的要求更高,它們的保存溫度一般在-18℃左右,一旦離開了冷鏈,這些產品的口感將會變差,有時甚至還會融化,嚴重影響了產品的質量。
3、冷鏈是市場范圍擴大的需要
我國國土遼闊,奶源的主產區在北方,而牛奶的主要消費市場卻在華東、華南等地,奶源的主產區與牛奶消費市場遠離,牛奶是一種易腐產品,巴氏奶、酸奶等產品如果不將其放在低溫下儲存就很容易變質,如何將生產好的乳制品安全的運輸到消費市場,這是離不開冷鏈物流的支持的。
三、我國乳制品冷鏈物流落后的原因分析
1、冷鏈物流成本高,乳制品企業不愿意投入
乳制品冷鏈物流應該是從奶源的獲取到生產出的牛奶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都處于冷鏈的環境下,而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大部分乳制品企業都沒有實現全程的冷鏈物流,問題主要是出現在乳制品從生產企業運輸到商家的過程中,生產企業為了節約物流成本,通常運用保溫車來代替冷藏車,而在長距離的運輸中,保溫車很難保證車內溫度始終處于較低的狀態。出現這一問題關鍵在于冷藏車的投入過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冷藏車的價格明顯高于保溫車,以五十鈴為例,3噸的冷藏車價格在18萬元左右,而3噸左右的保溫車的價格僅為9萬元左右;第二,冷藏車的運輸成本也明顯高于保溫車,這主要表現在油耗。據某乳制品企業物流經理估算,使用冷藏運輸車的成本約為保溫車成本的3倍,正因為冷鏈物流的投入成本過高,有些乳制品企業為了自身的利潤,不愿意進行過多的投入,這也造成了整個乳制品行業冷鏈物流水平的落后。
2、缺少專業的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
目前,我國能提供高服務水平的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較少,業內比較有名的企業有夏暉物流、榮慶物流、中外運冷鏈、光明乳業下屬的領鮮物流等,這些物流企業的業務范圍都比較廣泛,乳制品物流只是它們業務的一部分,而且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從一般的物流企業轉型而來,只有領鮮物流是由做乳制品的冷鏈起家的。專業的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的缺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乳制品冷鏈物流的專業性要求高,且需要較高的基礎設施投入,進入門檻較高,一般的企業很難在該領域內立足;第二,由于乳制品的特殊性(保質期短、對車輛環境要求高等),一般的乳制品企業不愿意將物流業務外包,這也限制了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總之,從乳制品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第三方冷鏈物流將是未來乳制品物流發展的方向,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缺失必將阻礙乳制品冷鏈物流的發展,這也是我國乳制品冷鏈物流落后的一個主要原因。
3、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
標準的缺失將會影響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冷鏈物流的行業標準的混亂已成為我國冷鏈物流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幸運的是,這一問題已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2009年,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冷鏈物流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冷標委)掛牌成立,冷標委的成立是中國冷鏈標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據悉,2009年立項審批并啟動的多項冷鏈物流國家標準項目已進入制定階段,未來國家標準的出臺將改變冷鏈行業標準混亂的現狀。2010年將成為冷鏈物流發展的重要的一年,冷標委秘書長劉衛戰說:“2010年是中國冷鏈發展的規劃年,也是規范年。因此,也必將是整合年。”
四、發展乳制品冷鏈物流的建議
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即將出臺,標準的出臺將會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一次發展的契機,能不能抓住這次發展的契機才是關鍵,光靠法規、政策的支持遠遠不夠,我們應該還需做到以下幾點:
1、加大軟硬件設施的投入
從宏觀層面來說,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冷藏車生產企業的支持,目前我國的冷藏車保有量為4萬多輛,僅占貨物需求的20%-30%,冷藏車的數量存在嚴重的缺口;另一方面,政府應投資建設公共的冷鏈物流信息平臺,讓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與冷鏈物流需求方之間可以共享信息,降低冷藏車的空載率,提高冷鏈物流的效率。從微觀層面來說,在硬件投入方面,乳制品企業首先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包括冷庫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冷藏車的使用等,有些乳制品企業雖然冷庫的建設上投入很多,冷庫面積也很大,但是他們忽視了裝貨區緩沖地帶的建設,從而造成裝貨時,乳制品完全暴露在室外,并沒有實現乳制品全程的冷鏈;在軟件投入方面,乳制品企業要加快冷鏈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以便于對乳制品的監控,可以及時了解產品的相關信息,防止產品超過保質期現象的發生。
2、進行全程冷鏈物流的控制
如何確保乳制品始終處于冷鏈的環境下,關鍵在于乳制品企業能夠對乳制品的物流過程進行全程的監控,而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即是乳制品的配送過程。目前,乳制品企業的產品配送主要有兩種模式:自己配送和配送外包,在這兩種配送模式下,即使所用的配送車輛都是冷藏車,乳制品企業也無法保證乳制品始終處于冷鏈的環境下,因為企業缺少對配送車輛的監控,司機為了省油(在這兩種模式下,省油所產生的利益都歸屬于司機個人),通常會在半途關閉制冷設備,從而使得乳制品離開了冷鏈的環境。如何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關鍵在于加強對配送車輛的監控,乳制品企業可以在配送車輛上安裝溫控系統,隨時監控車廂的溫度,并將監測到的溫度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企業的調度中心,一旦監測到車廂內溫度超標,調度中心即刻對配送司機發出警告,調度中心還可以通過溫控系統查出溫度超標的原因,若完全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企業可以對司機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配送車輛溫控系統的安裝,將會更加完善乳制品的冷鏈物流,從而保證為顧客提供質量安全的產品。
3、培育專業的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
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企業較少,并且大多數都是從一般的物流企業轉型而來,冷鏈物流的服務水平不高,而專業的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一些乳制品企業寧愿自己來做冷鏈物流,而不愿意將冷鏈物流業務外包,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反過來又會阻礙乳制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為了加速我國冷鏈物流事業的發展,冷鏈物流的第三方化是必由之路,因此,我國需要培育一批有實力的專業的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讓乳制品企業能夠放心的將冷鏈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在第三方乳制品冷鏈物流企業培育的過程中,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降低稅收、購買冷藏車的價格補貼等,以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網站
[2]王小麗,我國奶制品冷鏈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江蘇商論,2009(12)
[3]卡車之家網站
[4]霍青梅,乳制品行業呼喚全程冷鏈物流建設[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