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冷源,無論是水產品原料或其制成品的保鮮、生產加工等都是在低溫下進行的。迄今為止,制冷被認為是各種貯藏加工方法中保質保鮮的最好方法,而冷庫是利用冷凍冷藏技術最集中的地方,在水產品冷加工及貯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北部灣是中國南疆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它地處亞熱帶,水產品生長環境優良,水產資源豐富,尤其盛產對蝦和羅非魚,水產行業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目前,北部灣地區水產冷庫已初具規模,冷凍冷藏的水產品種類繁多,有魚類、甲殼類、貝殼類等,產品暢銷海內外,為北部灣地區經濟的繁榮和水產加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認真分析研究北部灣地區水產品冷凍冷藏技術發展現狀,探索其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對于加快北部灣地區水產品加工現代化進程,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北部灣地區水產冷庫及其冷凍冷藏技術發展
北部灣地區水產冷庫及其冷凍冷藏技術的發展具有我國水產品冷加工技術發展的共同特征,主要體現在冷庫建筑形式和規模、冷凍冷藏技術、制冷設備及系統和冷鏈物流功能等方面。
1 1 冷庫規模和建筑形式的變化
就北部灣地區而言,有近半冷庫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國家投資建設,如北海漁業公司冷凍廠、北海外貿冷凍廠等。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現在,一些個體戶、集體也開始投資冷庫。北海出口加工區、北海工業園區、北海僑港冷凍站等水產冷庫紛紛由私人投資建廠。
目前,不論冷庫規模大小或功能如何,多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而發達國家于20世紀60年代就采用了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和防潮防水性能的預制裝配式冷庫,組合靈活,安裝方便。
1 2水產品冷凍冷藏技術的變化
水產品冷凍冷藏技術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北部灣地區水產冷庫冷凍冷藏技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水產品的加工程度和冷加工設備的變化。
以往水產品的冷加工基本上原條初級加工,即經過清洗、分揀,送入急凍庫房降溫后,包裝入庫冷藏。這種生產模式的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隨著冷加工設備的引進和冷凍冷藏技術的提高,水產品從大凍塊向小凍塊,凍塊向凍條、單凍方向轉變。
以北海市典型的羅非魚和對蝦冷加工為例。目前,北海市羅非魚基本上加工成魚片,對蝦的冷加工有蒸熟蝦、凍整蝦、凍蝦仁等,可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如美國人偏愛羅非魚片,日本人則對凍整蝦情有獨鐘。對于凍整蝦的冷加工技術,現在普遍采用單體速凍機。流態化速凍機采用兩段輸送帶傳送。整蝦首先進入第一區段快速冷卻,即表層冷卻至冰點溫度;接著進入第二區段,在理想的流化床下進行深層凍結。兩段網帶分別調速,同時系統配置高壓離心風機,保證凍品在最佳條件下凍結,無損傷,不粘連。其它的如隧道式單體速凍機或螺旋式單體速凍機,都能用來冷加工整蝦、蝦仁、羅非魚片等。根據速凍品種、規格,改變網帶走速,可以調整凍品凍結時間,達到出凍時溫度要求。凍結完畢后,產品過稱、打包、入庫冷藏。
1.3制冷設備及系統的變化
1 .3.1 制冷設備的變化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曾經是北部灣地區乃至國內所有冷庫的首選。在國家倡導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近年來廣西北部灣新建的冷庫多為自帶經濟器的、內容積比可調的單級或單機雙級螺桿機組,采用PLC觸屏自動控制技術。油分離器采用三級油分系統和高效分子篩,確保機組低油耗。油冷卻器采用熱虹吸氨冷式,螺桿機采用強制供油和壓差供油相結合的潤滑系統,使壓縮機運行平穩。
另外,因蒸發式冷凝器的節水、節電等優點,立式或臥式殼管式冷凝器逐漸被蒸發式冷凝器所取代。如北海市規定所有大型冷庫必須于2009年初淘汰原有水冷殼管式冷凝器,采用蒸發式冷凝器,否則禁止生產。原來僅在急凍庫房完成的凍結加工,現在用引進的機電一體化的成套凍結裝置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而且使用方便,擺放靈活。庫房冷卻排管也由于冷風機制冷劑充注量小,換熱效率高,易除霜,造價低逐漸被其取代。因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閉孔率高,絕熱性能好,低溫下尺寸穩定性好,不收縮,現在普遍用于低溫容器和管道的隔熱。傳統的鑄鐵閥門也被輕巧的鍛鋼或鋼制閥門所代替。
1.3.2制冷系統的變化
制冷系統的典型變化之一體現在蒸發系統的增加。北部灣地區大、中型冷庫幾乎都引進了成套速凍裝置,在原-33℃急凍系統基礎上制冷機房增加了40℃用于單體速凍的蒸發系統。
同時,節能意識也體現在廣西北部灣冷庫制冷系統的改進上。因冷庫屬于耗能大戶,在多系統冷庫機房中,普遍采用吸氣管道旁增設切換閥與相應的低壓循環桶相連(如圖1)。

這樣,雙級運行時,先啟動單級壓縮,當蒸發壓力降下來后,其壓縮比大干8時,再啟動雙級運行,即是在同一系統中先用單級降溫后再用雙級運行。這些與往常用的單、雙級系統各自獨立配置的方法明顯不同,既簡化了系統又節省了能量。而且,并聯壓縮機組能根據冷負荷變化調整運行的機組數,達到節約能量的目的。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