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冷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發展與國家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及人民生活狀況是密不可分的。冷庫的建立、完善和發展與我國的社會環境、歷史條件、國家政策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智能冷鏈是指將物聯網的標識技術、識別技術、傳輸技術、應用技術應用在農產品冷鏈過程,智能冷庫則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冷庫入庫管理,庫內溫度、濕度、環境管理、出庫自動化管理,以產品在途冷鏈運送管理。
也就是說,智能冷庫是智能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沒有智能冷庫的科學建設、造市、運營、管理,就不會有智能流通的出現,2003年出現的智能商店,以及最近幾年出現的智能市場、智能冷庫以及節能智能冷庫為現代智能流通奠定了基礎,返過來,智能冷庫也會促進智能流通的發展。
1、智能流通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
從信息技術角度來看,經歷了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是計算機技術,第二次是互聯網技術,第三次是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無線射頻技術、人與物、物與物相互聯系、傳感網四大關鍵領域的交集,智能流通使商品、交易、支付、環境、物流與配送智能化網絡。
2、冷庫的發展受需求拉動和科技推動
國內冷庫安裝未來發展受到需求拉動,也受到科技的推動,這兩個方面促進我國冷鏈業的發展。從需求來說,我國是消費大國,而且隨著我國居民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后,正處于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因此,對冷鏈產品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的,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今后五年對整個冷鏈產業起到極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但由此可能產生的各地盲目上馬冷鏈物流項目,造成無序競爭,最終是高投入低產出得不償失的問題,也必須引起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