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網絡
隨著國家扶持物流產業的相關政策出臺,第三方醫藥物流業務成為許多醫藥或物流企業想進入的領域。目前,不少省份都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扶持企業發展第三方醫藥物流業務并贏得了企業的響應,但是投入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是否可行,本文立足于企業外部環境因素對此做了一個簡單分析。
新醫改的市場環境
國家醫改新方案提出:要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保"封頂線",即提高這兩項醫保最高報銷水平。以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廣東省為例,該省在三年內,基本醫療保障將覆蓋全體城鄉居民,包括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在校大學生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含技工學校)學生、城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在醫保"擴面"后,財政補助醫保的水平也將提高。即到2010年底,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同時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我國未來三年各級政府將投入8500億元來保證社區醫院、衛生院醫療資源分配均衡問題和體現公平原則。開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實行區域"病歷一本通"和區域或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2009年起,將大部分常見病處方藥納入政府定價范圍。尤其是許多隨著國家逐步推行基本藥物配送制度,更高的報銷比例和常用藥物在醫療機構取消加成,這將進一步刺激我國基礎醫療產業。
無庸質疑的是,政府在醫藥衛生行業的大力投入,醫保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相關發展措施,將擴大醫藥產品的市場規模和客戶需求,對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無疑是很大的利好。
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www.boraid.com|39
GSP標準的政策環境
2009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08年版本的基礎上發布了新版GSP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在新版GSP標準的修訂稿中,在硬件建設上首次明確提出,醫藥物流企業必須滿足"倉儲作業面積不少于10000平方米、自動倉庫堆垛機不少于5臺;高架倉庫總高不低于8米,貨架不少于3層,貨架層高不低于1.5米,托盤貨位不少于2000個,貨架叉車不少于2臺;拆零揀選應選用數碼揀選系統(DPS至少300枚)或無線射頻技術(RF至少20臺)等",這些要求,都是同版的"綜合性藥品批發企業"認證條款中所沒有的。
新版GSP標準對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則是提高了投資醫藥物流行業的進入門檻,同時對現有醫藥流通企業的業務量、投資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鼓勵大中型醫藥流通企業轉型和發展。適當淘汰不具競爭力的企業,也將有助于我國藥品流通渠道的規范。這就有利于醫藥流通業集中度的提高,進而擴大中小醫藥企業對第三方醫藥倉儲、運輸、代收貨款等物流業務的需求。
筆者認為,第三方醫藥物流業務不但不存在所謂的"存廢"問題,而且還將被市場經濟所推崇并得到大力發展。預計我國很快就會出臺一系列鼓勵、引導、規范第三方醫藥物流業務的政策。
信息手段的技術環境
國內醫藥商業企業大部分仍沿襲傳統的運營模式,大都以具體業務操作為主要方式,管理環節較為薄弱,目前僅有少數大中型企業初步建立了物流信息管理及業務支持系統,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統有待今后逐步導入和使用。由于信息技術落后,管理僵化,缺乏對物流重要性的了解,對現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和企業物流現代化的方法更無從掌握,這就制約了企業提供面向社會的物流服務的能力。
可以說,沒有醫藥行業的信息化,就不可能有醫藥行業的現代化,醫藥第三方物流業務也就很難做大。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物流技術從簡單手工到電子信息業務系統發展。在物流行業總體發展趨勢下,醫藥物流技術也正在從人工為主的方式逐步過渡到使用電子信息技術,通過現代化的自動存儲,自動揀選和功能齊全的計算機倉儲管理系統,大大降低差錯率、提高勞動效率。以實現由傳統的人工倉儲向自動化物流的轉型,并成為醫藥物流配送中心物流技術升級換代的方向。藥品交易行為從單一的柜臺式銷售向柜臺與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相結合的形式發展。互聯網絡技術的實際運用產生了一定的專業商品交易網絡系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將電子商務與傳統醫藥分銷產業相結合,形成"鼠標+水泥"的先進醫藥分銷企業模式。
現代化的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持,其所需要采用的信息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其關鍵是在于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選型和實施。
結論
總體而言,從企業外部環境因素對我國發展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的影響可以總結如下:
1、國家對于醫藥行業的扶持政策和巨大投入,加之政府對醫療改革的重視程度和政策力度,這些政策的貫徹和落實,將為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提供不斷擴容的市場空間、寬松和優越的政策支持空間;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新版GSP標準中體現出的政策導向,對第三方物流項目而言是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促進行業的規范和整合,一方面對此類項目的規劃和運營提出更高的要求;
3、就具體的企業而言,發展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可選擇和應用的現代物流技術很成熟,而且不乏應用的實例,關鍵在于技術的選擇和實施,以保證其實用性和經濟性。不過筆者要提醒的是,企業發展第三方醫藥物流項目同時也應考慮周邊配套設施是否適用而增加的建設和運營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