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隨著物流產業進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預期醫藥產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獲得較大的政策支持。而長期以來困擾醫藥物流業的"逆向物流",也有望逐步得到規范。
目前,我國藥品流通領域的逆向物流主要指的是藥品從零售終端如醫院、藥房、連鎖藥店等機構退回到廠家的過程。而病患個人將已購藥物退貨的過程還處于比較粗放的狀態,沒達到普遍意義上的"逆向物流"的地步,隨意性比較大。
藥品零售機構向上游廠商的退貨是逆向物流的主要部分,而藥品退回則涉及兩個層面:一種是老百姓的日常退貨,此類退貨的發生具有典型的不可預見性,而且也沒形成固定的衡量標準,大多數是包裝破損、價格高、買錯藥(中老年人為主),退貨是否成功既與藥店的政策有關,也與店員的個人喜好因素有關;另一種是零售藥店面向上游廠家、商家的采購退貨,此類退貨有一定的計劃性,但是退貨原因也未固化,往往以包裝破損、上游把貨物少配或錯配等為主。第二種退貨原因由于藥店在藥品流通供應鏈中越來越處于強勢地位,因此目前比較普遍,也急需醫藥流通行業解決和規范。
功能廣泛
筆者認為,所謂逆向物流,應該是產品在流通供應鏈中,實物從消費終端反向回到經銷、生產節點的流動過程。逆向物流不但包含一般意義上的貨品物理移動,也包括關聯的信息流、單據流,涉及資金的流動和貨品所有權的轉移。因此,逆向物流的操作難度往往比正向物流要大得多。
逆向物流一般承擔著降低貨損、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產品質量風險、回收有效市場信息等功能。在國內外,許多手機廠商利用逆向物流對殘次手機進行修復和處理,往往能有效降低貨損風險。而廠家對藥品的召回,其實也是利用商業和連鎖逆向物流體系,以降低藥品進一步的質量風險。因此在醫藥行業,尤其是對規模藥企而言,逆向物流的規范、有序運行,是降低貨損、降低藥品質量風險的重要途徑和辦法。
在我國醫藥行業,能夠納入有序"逆向物流"范疇的大多是突發性的大規模藥品召回事件,但這種逆向物流行為往往是一種事后的"補救"措施,失去了逆向物流事先降低風險、降低貨損的功能。而且這種行為也沒有形成日常的、固化的操作標準,缺乏統一協調,政府監管部門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不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
因此,醫藥行業急需建設逆向物流操作標準和作業體系,將其功能定位明確了,才好實現作業的固化。尤其是在實際操作中,伴隨逆向物流的信息傳遞、單據流轉、資金流轉、資信核增、物權傳遞等,都要有相對固定的標準和操作模式,最好是有專門的逆向物流實施機構,否則成效會大打折扣。
發展需重視
目前,藥品流通的逆向物流確實還存在比較薄弱的環節,這種情況的產生有多種因素:
首先,藥品流通的相關法規,如GSP標準中對藥品的逆向物流缺乏比較明確的操作考核細則,逆向物流也一直是相關執法部門檢查的薄弱點。這自然導致企業對此項工作也缺乏重視,加之藥品逆向物流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等同于退貨,從屬于一種商務行為,缺乏統一的行業操作標準和法規,也是其先天劣勢產生的主觀原因。
其次,越是大連鎖藥店,在藥品流通供應鏈中越是處于強勢地位,如果上游廠家、商家不滿足其退貨需求,往往就直接扣除貨款。退貨的相對"便捷",也是連鎖藥店企業不需要在逆向物流方面投入太多資源的客觀原因。
另外,逆向物流往往具有品規雜、單量小、發貨沒有計劃與規律可言三大特點,因此站在物流操作的角度而言,缺乏經濟利益的刺激,也是逆向物流整體薄弱的重要原因。
其實,逆向物流在物流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國外的物流管理領域,逆向物流一直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和實務工作。但是在我國,除了少數高價值產品的生產企業重視逆向物流以外,國民對逆向物流的概念還停留在"廢品收購"的階段。
就我國目前的實況而言,由一些大廠家、商家牽頭,各省區的一些區域龍頭藥品配送企業和物流企業參與,組建一套市場化運營、標準固化的逆向物流體系還是有可能的,但是這離不開有識之士的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