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瘦肉精事件看產業鏈管理問題 |
2012-7-22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在陽光明媚的初春季節,雙匯火腿腸“瘦肉精”事件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強力撞擊和震驚無數國人的神經,對雙匯集團的未來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也成為繼三鹿奶粉事件后又一攪動中國食品行業的強力龍卷風,使中國食品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毒豆芽、染色饅頭、牛肉膏……近期頻頻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社會問題,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食品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社會工程。
河南雙匯集團的“瘦肉精”事件有其深層的企業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一方面暴露了雙匯集團對產業鏈的控制不力,而產業鏈的管理失控又反向絆倒了雙匯集團重組的步伐,導致企業市值的大幅縮水。 同時也反映了企業“短平快”(急功近利)的業務模式和價值重構方面的缺陷。
產業鏈控制力缺失必然積弊難消
農產品供應鏈一般有兩種類型:加工農產品供應鏈和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涉及加工程度高的產品,而后者所涉及的產品從田間到零售系統的過程中,產品的基本特征保持不變。共同的特點是產品容易腐爛變質。
火腿腸產品的產業鏈主要包括:飼料供應、生豬喂養、生豬銷售、生豬檢驗、生豬運輸、生豬屠宰、豬肉銷售、豬肉檢驗、豬肉運輸、火腿腸加工、火腿腸銷售、倉儲保管、批發和超市銷售等環節。其中,雙匯集團主要控制生豬(或豬肉)檢驗、豬肉收購、火腿腸加工、產品銷售、產品保管等重點環節。飼料供應、生豬喂養、生豬屠宰等環節主要分散在飼料加工廠、養豬戶和生豬農場等環節。由于產業鏈管理不善,導致了整個生豬和豬肉市場、火腿腸行業的信譽受損,企業出現危機,影響極壞。“雙匯事件”的主角“瘦肉精”是從源頭—生豬飼養—豬肉產品供應鏈進入到流通領域。作為業內的領先企業,雙匯集團所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行業發展模式本身并無問題,關鍵在于企業對產業鏈的控制和供應方的管理,沒有強有力的執行力來保障統一的標準化運營。
目前,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于實踐中可操作性較高,被業內所廣泛采用。因為這一組織形式既可利用廣大農民養豬的優勢,又可體現專業化生產的趨勢,能夠利用企業的技術、資金、市場、信息、管理等優勢,帶領養豬戶從分散的自給性飼養轉向有組織的商品性飼養。加入了基地的中介以后,使得原本分散的農戶和強有力的企業之間有了聯結的紐帶和溝通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小農戶和大企業之間差異過大的矛盾,因而也是目前龍頭企業廣泛采取的組織形式。但是在當前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當中,執行力的缺失,使有關質量和安全的規章制度成為一紙空文,也就很難杜絕部分農戶受利益驅使在飼料中摻入“瘦肉精”,使自己的豬肉更容易被企業收購。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的重要支撐,在于產業鏈的控制與標準化管理的執行,也就是統一供仔豬、統一供飼料、統一防疫、統一用藥、統一收購。瘦肉精一般從生豬養殖環節流入,如果能夠從產業鏈各環節發現、抑制,也就能夠避免類似信任危機對企業品牌的傷害。
雙匯集團應在產業鏈管理和整合上,大力推進產業重組和業務整合,對上游的生豬喂養、飼料供應、生豬屠宰、生豬檢驗等環節,進行并購重組或參控股,或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穩步推進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以資本運作的手段,逐步實行全產業鏈管理和運營。
監督管理失位致使企業的管理漏洞長期未被發現
企業疏于管理,抑或甚至放任自流固然值得譴責,但在豬肉產品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監督之下,雙匯瘦肉精居然“逍遙”多年直到今天才暴露出來,更是值得有關監督部門深思。如果飼養者在豬飼料中添加了瘦肉精,那么豬肉的源頭也就受到了污染,豬肉供應鏈涉及的環節眾多,管理的部門復雜,任何一個部門的疏忽就會使得瘦肉精豬肉沿著供應鏈一直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從食用瘦肉精到最后變成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涉及多個部門。豬肉產品供應鏈涉及的環節復雜,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將直接影響最終豬肉的品質。瘦肉精是典型的生豬飼養環節出現的問題,如果在流通過程中各環節的監管部門有管理職能缺失的情況,都將造成最終豬肉制品的瘦肉精殘留而對消費者造成影響。中國的食品監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方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各職能部門之間要么出現爭著監管、重復執法的現象,要么相互推諉扯皮。這給某些食品行業違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得國內食品行業嚴重違規、違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的現象屢禁不止。
政府要把食品安全監管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加強對食品的準入市場管制,提高食品的準入市場門檻,嚴防“三無”食品流入市場;要有效規范食品生產者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無證加工食品的行為;要整合食品安全監督、檢測資源,更新檢測裝備,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對食品從生產、加工、管理、貯運、包裝到銷售的全過程都要進行嚴格的監控;要全面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要規范食品采購渠道,從源頭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雙匯增加了3個多億“瘦肉精”檢測費用,實行生豬頭頭檢驗。此外還積極引入第三方監督機構,對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和內控體系進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監督審核和檢測檢驗。截至到3月31日,雙匯集團已收到全國范圍內政府執法部門對20個子公司的338份產品檢驗報告,報告顯示以上冷鮮肉及肉制品未檢出“瘦肉精”。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深圳、哈爾濱、沈陽、長沙、昆明、西安、成都等61個省地市的質檢、動檢、畜牧、工商等部門在網上發布抽檢結果,雙匯產品合格,均未檢出“瘦肉精”。 |
[發表/查看評論] |
|
|
服務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