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人社局發布今年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可作為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參考
新快報訊 記者 羅仕 報道 廣州市人社局發布了今年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其中包括不同學歷、技術等級、專業職稱勞動者工資指導價位。
新快報記者看到,在2012年不同學歷勞動者工資指導價位表中,“知識就是力量”,指導價位平均月薪隨學歷增高而明顯提高。其中博士指導價位平均月薪最高,為12315元;而初中及以下學歷指導價位平均月薪最低,僅為2533元。
記者同時了解到,2012年不同學歷新就業勞動者中,本科學歷新就業者指導價位平均月薪為3565元,相比上年度平均數2989元,增加19.27%。
據了解,用人單位可參照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結合廣州市發布的企業工資指導線,通過開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合理確定企業內部各類人員的工資水平、工資關系和工資調整幅度。
2012年不同學歷勞動者工資指導價位
學歷 平均指導月薪 比去年增加幅度 今年新就業者 平均指導月薪
博士 12315 元 10.35% 5936 元
研究生(碩士) 9061元 6.22% 5188 元
本科 6986元 7.04% 3565 元
大專 4713元 9.58% 2497 元
高中、中專、技校 4138元 14.15% 2139 元
初中及以下 2533元 12.66% 1718 元
(新快報)
企業黨委書記月薪20253元
廣州市人社局發布今年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
新快報訊 記者 羅仕 報道 廣州市人社局昨日在其官網發布了廣州市2012年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此次發布了包括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等六大類職業,囊括473個工種的工資指導價位。
新快報記者看到,在六大類職業中,單位負責人平均月薪最高,為11021元/月(其中最高的是董事長一職,月薪26300元);農林牧漁水利生產人員指導價位最低,平均指導月薪僅為2610元/月(詳見表)。
據了解,此次指導價位,抽樣調查了廣州市各區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注冊類型、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在崗職工2011年全年工資水平。發布的各職業(工種)工資指導價位的統計口徑為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
用人單位可參照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結合廣州市發布的企業工資指導線,通過開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合理確定企業內部各類人員的工資水平、工資關系和工資調整幅度。
廣州市 2012 年勞動力市場
工資指導價位前十
職業(工種) 平均月薪
董事長 26300元
總經理 24271元
總會計師 21879元
董事 21263元
副總經理 20543元
監事會主席 20395元
黨委書記 20253元
董事會秘書 18326元
技術總監 17282元
總經濟師 16818元
廣州市 2012 年勞動力市場工資
指導價位后十
職業(工種) 平均月薪
塑料制品生產工 1634 元
其他健身和娛樂場所人員 1744 元
其他畜牧業生產人員 1775 元
貴金屬首飾手工制作工 1919 元
垃圾清運工 1931 元
皮革加工工 1945 元
傳菜員 1974 元
餐具清洗保管員 1995 元
花卉園藝工 2003 元
車輛保管員 2004 元
(新快報)
壟斷企業即使虧損員工仍拿著高工資
廣州社科院建議限制壟斷企業最高工資、增加其收入上繳比例
■新快報記者 劉正旭
近日,廣州市社科院發布了經濟藍皮書,其中的《完善收入分配體制,建設幸福廣州的對策研究》(下稱《研究》)指出,壟斷行業占據了廣州高收入行業的大多數,有些即使虧損員工仍拿著高工資,造成行業間收入差距大,因此建議限制壟斷企業最高工資、增加壟斷企業收入上繳比例。
政府收入占GDP超過三成半
《研究》指出,在廣州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所得增長最快。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中,居民所得勞動者報酬總量1027.75億元,增加到4508.76億元,增長約3.4倍;政府所得生產稅凈額從347.03億元增加到1908.52億元,增長約4.5倍;企業所得營業盈余從661.98億元增加到3182.16億元,增長約3.8倍。“十一五”期間,廣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速度遠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速。這表明,經濟增長的福利較多地向政府傾斜。2011年GDP增速為1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為16.5%,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為12.3%.雖然勞動者和政府所得比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勞動合同法。
“居民勞動報酬過低,政府所得過高。”《研究》以2009年為例,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比重廣州為41.99%,約低于全省水平3.2%,低于北京市8.6%;政府所得生產稅凈額比重廣州為27.83%,分別比北京、上海和廣東全省高2.14%、3.39%和2.96%,“2011年,政府在國稅、地稅、基金等三個方面收入,已經占據了GDP的36.7%”。
報告認為,低工資收入將會造成兩方面影響:一是人才流失;二是導致低消費,最終影響經濟增長基礎,并建議廣州建立工資增長機制,將工資增長與經濟增長速度相掛鉤。
證券業是餐飲業收入的11.9倍
“行業收入差距大到十幾倍。”《研究》進一步指出,2010年廣州職工收入最高的行業是證券業,最低的行業是餐飲業,證券業職工年均收入達250671元,而餐飲業職工年均收入僅為21131元,前者約為后者的11.9倍。
而根據統計,高收入行業主要有三大類,除了知識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外,就是壟斷性行業。而壟斷性行業主要包括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航空運輸業、廣電影像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低收入的行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和市場競爭激烈的行業。一是紡織服裝等低端制造業,這些行業2010年職工年均收入約為24115元。二是餐飲業等低端服務業,2010年該行業職工年均收入約為21131元,為全市職工收入最低的行業。
壟斷企業虧損仍拿高工資
“壟斷性行業在高收入行業中占絕大多數。”《研究》指出,2010年壟斷性行業職工年均工資收入約為85738元,約是全市職工年均工資的1.6倍。《研究》分析指出,壟斷行業主要利潤是非市場競爭的結果。“事實上,大部分壟斷行業上繳利潤較少,甚至有些企業還出現虧損現象,但是其工資薪酬水平并不低”。
對此,《研究》建議提高壟斷行業上繳利潤比例,將大部分壟斷紅利納入政府再分配盤子,同時比照廣州平均職工水平,對壟斷行業工資水平進行最高限額規定。同時要調低壟斷行業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由政府干預,抑制私自提價行為,對居民進行福利補貼。
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