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苔的冷藏
貯藏的蒜苔應采用肥壯、無機械傷的,采收時故不宜采用劃苗的方法。
【冷藏工藝】
加工整理:選擇適宜貯藏的蒜苔,把苔苞以上5厘米左右的辮鞘剪去,再按1.5-2.5公斤1把扎成小把,蒜苔上不
應有外包葉鞘。
包裝:采用100 x 75厘米聚乙烯薄膜口袋,裝入15~17.5公斤加工整理后的蒜苔。
庫房準備:入庫前,庫房內搭成貨架,以置放蒜苔,貨架不宜采用竹木,以免附生霉菌,并且在庫內做好消毒清潔工作。如果采用以前使用的塑料薄膜口袋,必須檢查是否漏氣和清潔消毒后才能使用。
入庫:把蒜苔裝入薄膜袋后,再進庫,置放在架上。入庫時,庫溫應降至0℃,待蒜苔降溫后扎口。從加工整理至入庫不宜久擱。入庫時取10袋或20袋中選擇一“樣袋”,“樣袋”的標準不宜特殊。
調測和放風:入庫后數天,測試樣袋的氣體成分,待O2和CO2的分壓超過規定的指標后,即松開口袋“放風”。放風時最好抖動口袋。
氣體成分的指標:O2不應低于1%,CO2不能高于10 %.超過指標即應放風。入庫時根據測定和放風工作量,應分期份批入庫。放風時,一般應在上午打開袋子,下午扎口。放風周期:前期約10~15天,中期和后期約1周進行1次。
溫度管理:蒜苔的貯藏溫度為0℃,后期稍低一些,約一1℃,但不能低于一1.5℃,以免凍害。庫溫要恒定,不宜波動。
病害:生理病害為低氧傷害和二氧化碳傷害。低氧傷害典型癥狀從下端向上產生小黃斑和點揭斑,以后下陷、連片,并產生軟條,而成水浸狀。有時水浸狀軟條形成斷條,同時有霉菌感染(主要是黑霉和白霉),打開口袋,有強烈的酒味。二氧化碳傷害的癥狀和低氧傷害相似,袋中有強烈的酒味,CO2傷害和低氧傷害往往并發。
侵染性病害的霉菌性的主要是黑霉和白霉,多在苔苞鞘部發生,或者在基部干萎部發生。發生部位大多系蒜苔的死亡部位或嚴重的病變部位。
貯藏期:約8~10個月。
討論:袋封蒜苔中,完全手工操作,工作量重,20萬斤蒜苔約需十多人,并且經常手工操作,容易產生機械損害和人為傳播病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