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科學家已經揭開地位卑微的土豆的遺傳密碼,他們認為這一步或許有助于對抗發展中國家的饑荒。
土豆是世界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它是僅次于小麥和稻米的第三大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了解土豆的基因組奧秘,將會促進科學家更快地培育出能提高產量、營養價值和更好地抵抗病蟲害的土豆新品種。專家希望通過提高土豆產量,可以滿足到2050年將會達到90億的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近125個國家種植土豆,每年全球有超過10億人食用這種食品。
2007年,全球收獲的土豆量超過3億噸。到2020年,預計將有超過20億人把土豆作為主食、動物飼料或者依靠它獲得收入。然而,土豆現在很容易受到晚疫病等疾病影響,據估計,這種疾病導致經濟作物每年損失30億英鎊(47.73億美元)。英國科學家在國際馬鈴薯基因組測序協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11日的《自然》雜志上。
蘇格蘭詹姆斯-赫頓學院的格倫·布萊恩博士說:“這次基因組測序是了解土豆的生物學的關鍵一步。通過利用基因組數據確定代表重要特征的基因及其遺傳標記,能夠加速培育土豆新品種的進程。利用遺傳基礎的選擇方法非常有發展前途,英國和別的國家已經準備好了立即利用基因組序列的技術。另外,通過了解土豆的遺傳藍圖,我們可以把一些有利特征引入到現有品種中來,例如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改良塊莖的質量。”
布萊恩的同事大衛·馬丁博士領導了鄧迪大學的一個科研組,他說:“把確切的基因組的DNA序列拼接在一起,是一項要求苛刻的艱巨任務,它需要我們國際合作者的各種專項技術。我們第一次揭開了土豆基因組的秘密,現在我們開始向更大挑戰沖刺,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間對它們進行分析。”
土豆屬于茄科(Solanaceae)植物家族。野生土豆遍布美洲,很多可以直接培育成普通土豆,把抗病蟲害或耐霜凍和干旱的有益特征遺傳給后代。研究商業土豆的基因組非常復雜,因為這種植物有4個版本的遺傳密碼,而且它們彼此都稍微有些不同。人類有兩個版本的遺傳密碼,它們起源于雙親。而土豆從母親那里獲得兩個版本的基因組序列,從父親那里獲得兩個版本的基因組序列。每個版本含有12個染色體,這是包含基因的DNA“包裹”。為此,科學家通過克隆土豆,讓分析變得更簡單。
這些基因組序列是通過“純合子”克隆獲得的,所有不同版本的DNA都相同。把其結果與另一個遺傳變種“雜合”結果進行對比,以突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資助該項目的英國馬鈴薯委員會的會長艾倫·史蒂文森說:“這項研究對英國土豆產業意義重大。這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土豆是如何形成對抗病蟲害的能力的,以及在缺少水分等重要因素時,它會有什么反應。該產業必須清楚我們要從哪里開始著手,利用這些知識繼續培育可以滿足消費者要求的土豆新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