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實現制度化管理。從1998年起,公司開始完善各種企業管理制度。比如,財務制度、職工 培訓 制度、干部聘任制度、庫房管理制度等等。著力進行規范化企業管理。為創建大規模外向型企業作準備。實行制度管理,使各“船艙”銜接起來,既要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又要顧人整體目標和利益,制度化管理使企業不但有了強大的動力機制,同時也建立起一套企業約束機制,以保證企業高速正常動轉。
實行集體領導,董事會下設總經理(總裁)室。總經理室四名成員,兩個在香港,兩個在國內,實行海內外統一指揮。公司高度重視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帶頭作用。由于領導班子成員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思想基礎,又配合默契,使總經理一班人成為公司的堅強核心,在職工面前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并保證了企業決策的正確性,避免在競爭中產生失誤 和失利。
2、“大船文化”。“大船文化”是聯想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在創建新興科技企業的過程中提煉升華而成的,大致包括6個方面的內容。
灌輸全新的價值觀,一是提出“講功勞不講苦勞”的價值觀,即對科技人員的評價不是以學歷、資歷和成果鑒定會評價為依據,而是以實際貢獻為依據,要求科技人員發揮實際作用,創造經濟效益;二是提倡“研究員站柜臺”,要求開發人員跟蹤市場,完善產品,直到產生效益;三是要求開發人員強化市場觀念、用戶觀念、時間觀念、效益觀念。另外,公司對職工的要求是德才兼備,綜合評價,既忠誠,又精明。公司任人唯賢,量才用人,親仇不避,不計較個人恩怨。
樹立事業上的共同理想,“創辦計算機企業,躋身國際市場”,是聯想人的共同理想,共同的理想,宏偉的目標,是聯想集團凝聚力的根源所在。
鑄造集團公司的整體意識。“同舟共濟”、“協同作戰”、全局意識、合作意識等等,是聯想集團的主導思想。公司極力反對內部分裂,反對小山頭、小攤販、小作坊和部門所有,倡導透明的人際關系,強調內部凝聚力,引發向心力,視團結如生命。
塑造高科技企業的社會形象。聯想集團把產品質量、公司信譽和售后服務視為企業生存的三大基礎。公司投入2/3的人力和相當大的財力用于保證產品質量和產品服務,并提出“用戶是我們的皇后”,“信譽比金子還寶貴”,產品開發、生產、經銷“全過程質量控制”等口號,并認真實施,堅決落實。
弘揚拼搏 創業 的公司精神。聯想集團有句著名的口號:反民“5%的希望變成100%的現實”。公司制定目標、計劃的時候,慎重小心,穩扎穩打。一旦目標確立,就要發揚輪番拼釘的精神,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公司號召大家既然上了“大船”就要斷絕退路,拼命向前!”
四、面向未來
為把聯想辦成一個長久的、有規模的高科技企業,最終成為具有世界級水平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聯想制定了企業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遠期目標是在2010年之前以一個高技術企業的形象進入世界500家最大企業之中;中期目標是到2005年左右。完成100億美元的營業額,逐步逼近500家的人選范圍;近期的目標是到2000年完成經營額30億美元,進入世界計算機行業百強60名以內。
提出這一戰略的依據有四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國內微機市場。由于IBM、COMPAQ這些世界級的公司受WINTEL模式的限制,在主要技術性能上已無法有大的發揮。而在次要的技術性能上,聯想憑借其對中國用戶特殊要求的掌握和在成本、服務網絡上的優勢,市場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第二個方面是國內系統集成領域。由于中國的特殊環境,使得在應用軟件開發和服務網絡的建設方面,國內比國外公司具有優勢。又由于這是個技術性很強的領域,長期做下去會使這種優勢擴大和難以動搖。
這三個方面是代理銷售領域,在今后很長的時間內,外國公司的各種先進設備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市場,代理這個行業將長期存在下去。
第四個方面是面向國際市場開發生產銷售PC機的主機板。這部分市場過去被認為是“雞肋”,美國、日本由于人工成本較高都放棄了。實際上在芯片(CPU)發展到奔騰(586)以后,主機板的頻率越來越高,每個元器件都成了一個小小的發射源,設計難度增加了,對生產設備的要求提高了,毛利也隨之大幅增加,聯想集團看準了這個機會,通過控制成本提高凈利,以此為保底市場,以期進入芯片研發生產領域。這部分業務是聯想集團憑借研發力量進入世界市場的試點。
這四個方面的業務是聯想集團實現2000年30億美元經營收入的最重要的途徑。除此之外,精明的聯想人還準備了兩支‘伏兵’,用以保證既定戰略的順利實施。第一是新開發的工業項目,如CDROM、可換盤組硬磁盤、大屏幕顯示器等等,在海外合資建廠并銷售;第二是在廣東惠陽建立了一個聯想科技園,逐漸形成規模。這兩方面被聯想人笑稱為“鍋里的飯”,和電腦、系統集成、代理分銷以及板卡制造四個“碗里的飯”,共同形成聯想集團決勝21世紀的巨大優勢。
聯想集團創造了極為豐富、極為寶貴的成功經驗,這些經驗融匯在整個案例之中,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正確確定企業的宗旨和目標,并成為指導企業一切工作的指針。聯想自成立起,始終堅持一個宗旨:以科研成果為國民經濟作貢獻。他們把“創辦計算機產業,躋身國際市場”作為聯想人的共同理想和目標。
2、善于制定并實施企業的發展戰略。從1988年開始,聯想就制定并實施了一個海外發展戰略,并達到了預期的目標。1998年,聯想又制定了一個面向未來(2010年)的跨世紀發展戰略和策略,這一戰略正在有效地實施之中。
3、強調科研成果要產業化、商品化、效益化,他們提出“講功勞不講苦勞”的價值觀,強調對科技人員的評價不是以學歷、資歷、成果鑒定會評價為依據,而 以實際貢獻為依據。要求科技人員強化市場觀念、用戶觀念、時間觀念、效益觀念,發揮積極作用,創造經濟效益。
4、創立貿、工、技產業發展道路,建立開發、生產、銷售、信息、服務五位一體的良性循環的產業結構。由于聯想創立之初只有2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所以必須走貿、工、技的產業發展道路,這既是聯想的特點,也是聯想的創造。
5、建立“集中指揮、分工協作”的“大船模式”。聯想的決策者認識到,沒有一支組織嚴密、戰斗力很強的隊伍,企業就成不了氣候,形不成產業,也就無從談起進軍海外市場。于是,他們實行了“大船結構”的管理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