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主品牌的卓越
認識到這點之后,這批人想起了他們的老本行———電子商務。
畢竟,他們都有多年從事電子商務領域的經驗,擁有“電子商務的基因”。CEO陳年和負責市場的鐘愷欣均來自卓越這一國內最早的B2C電子商務企業。除此之外,初創團隊的7個人中,除了負責產品的副總裁是來自傳統的服裝行業外,其余6人均來自電子商務領域。
他們在電子商務領域都曾經有過相似的痛苦:“我們只是一個中間商,所依靠的只是一些價格優勢,消費者在意的只有哪里更便宜,一些比價系統天天對此進行統計,價格戰時有發生,競爭激烈,毛利率被不斷壓縮……”鐘愷欣回憶,那時她認為,電子商務企業必須擁有對產品的定價權。VANCL抓住了這點,它把自己銷售的東西全都貼上自己的品牌。
在銷售環節,VANCL采用的方式依舊和卓越等這些電子商務類公司十分相像:包括利用郵箱等方式維護固定客戶,還包括他組建的類似于卓越的物流送貨系統。
后者尤為重要。對這類企業而言,物流環節的到達率關乎企業成本,物流服務質量最易引發投訴。
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個城市,VANCL已經開始使用一部分自己的物流人員送貨,并以此為標準要求其余物流公司,其他城市,則基本選擇2到3家物流企業進行合作,讓他們相互競爭。“我們的送貨量大,有一定的議價權。”
但地位的變化使得他們除了要做精電子商務類公司的物流、服務外,還要像傳統服裝商那樣追求更高的品牌價值。
空中的優衣庫
在品牌和產品方面,他們和許多服裝商運作的模式沒有什么區別,比如,ZARA、GAP、美特斯邦威,或者是剛剛排上日本首富的優衣庫:沒有工廠,創建自己的品牌,以代工貼牌的方式將生產外包,再自己進行銷售。
而從產品的品類和風格來看,“我們和優衣庫更加接近。”都是銷售基本款的襯衣、褲子、T恤、POLO、棉線內衣等。
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在店里賣,一個在網上賣。
但在最開始,VANCL的產品很少,像PPG一樣,只銷售襯衫和卡其褲。在不斷增加產品的過程里,VANCL開始更接近這些品牌。“2007年12月份,創辦2個月之后,我們就推出了一些棉線背心。當時想的是,冬天不能只賣襯衣。沒想到結果很令人欣喜,我們就加大了產品上線的速度,2008年4、5月份推出POLO和圓領T恤,2008年9月,開始大量招募設計、研發人員。”鐘愷欣介紹,他們特意從韓國挖來了一個設計團隊,即將推出的夏裝便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在生產環節,他們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嚴密的控制,VANCL對自己的供應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而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使他們手里有了更多的談判籌碼:出口的嚴重下滑導致大量更優秀的外貿型成衣企業愿意開始做內銷,愿意接他們的單子,包括此前給BOSS、CK、Levis、Armani等品牌代工的企業。
和這些大牌一樣,售價低廉的VANCL也給這些制造商們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使用指定的面料、全檢、不允許貨品流出等。“但是我們的鏈條更短,出廠之后直接銷售,沒有總代、地方代理、關稅、銷售提成等等這些環節的附加,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明顯。除此之外,傳統服裝品牌的銷售半徑要受到店面位置等的影響,我們卻不會。”鐘愷欣如此比較。
但一個很不利的因素也擺在那里:對于服裝行業來說,實體店面里的試衣優勢是網絡無法實現的。看著好看的衣服,穿在身上未必好看。
盡管不能完全解決這一問題,但VANCL也盡量避免自己的這一劣勢:銷售的襯衫、POLO等這些基本款由于款式、花色都比較簡單,出現誤差的幾率被降低,除此之外,在VANCL的目錄下方有這么一行小字:可當面試穿,不滿意退貨。“反正我們也是有30天不滿意退換貨的規定,與其讓客戶和我們都來回折騰,還不如當面退換。”鐘愷欣說。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