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分株式會社是日本一家著名的批發商,自1712年成立至今,已有290年的發展歷史,其擁有者為國分家族世襲相傳。
目前,國分的的資產為3.5億日元,年營業額達8千億日元,總公司設在東京的日本橋,分公司、支店等從北海道到沖繩在全日本共有50多個,如果再加上子公司非同一法人的營業所,全國分支機構達70多個。
市場戰略
國分從1973年便開始摸索現代的營業活動,并從10年前就向歐洲派譴了很多研修人員,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最后對公司的全體部、科長進行市場與營銷學的教育。
當時,一位公司職員提出了市場營銷的概念,即“何物、在何處以何種方式進行銷售,最有效地計劃、實施、管理的全部商業活動”。對于這個定義的實踐,國分今天仍在進行著,特別是在其中長期計劃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
在商品政策中,國分以推出K&K商標的商品為首,包括網羅進口商品、酒類和食品以及與此相關的材料。而且,還取得了松下商品銷售特約店的地位。在流通政策中,國分按地域批發業、零售店、百貨店、酒店、小型超級市場和飲食業劃分了國內銷售流向,并明確了各營業所的商業目標。其結果使地域批發業的銷售比重減少,反過來,卻增加了向零售業和小型超級市場直接銷售的比例。作為推進行業化的結果,國分通過協作店和行業店這種地域批發業,開展了不局限于本公司范圍的營業活動。其開展的營銷活動對各種商品批發業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由此看出,在談到國分的物流戰略時,是離不開其行業化戰略的。作為零售行業的戰略,國分可以舉出代表地域商店的CVS廉價商店 和代表酒店的任意連鎖店。這種任意連鎖店是由從連鎖店事業本部發展起來的。
據點物流現狀
包括公司據點和協作店據點在內,國分目前在日本的全國各地,其分布有大約120個據點。現在看來,這個體制仍不完善,需要進一步建設。每個據點一般占地面積為4400平方米,倉庫面積為2440平方米,品種5000種,自備卡車13輛。在據點內部業務人員的構成中,裝卸作業者占50.5%,商品出納占5.6%,訂發貨人員占22.2%,配車、配送人員占6.3%,情報處理人員占15.3%。據點的業務內容包括進貨、入庫、發貨、訂貨、情報處理、出貨、配送、庫存管理和其它管理。
土地價格的高漲,對批發商的物流業務產生深刻的影響。因為如果住宅地價格升高,可以另選別處,而在大城市郊區,物流用地已變得很少。現在,如果建設批發業據點的話,可選擇的只有一些廢棄的大工廠。房地產業務的變化,也給國分的物流戰略提出了新課題,即物流管理者必須精通房地產的開發業務。
與土地問題相并列的是確保運輸力的問題。由于交通堵塞和裝卸車時間的延長,國分過去一天三次、半徑8—10公里的配送目標,現在不得不改為一天兩次。同時,交通堵塞已對零售業產生了影響,比如由于交通規則的強化,很多商店門前的停車場被移作它用,給國分的配送帶來了困難。
進口商品的增加,也使國分翻譯、解釋商品的工作量增加。配送人員的精神疲勞超過了常人的想象,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補充新鮮血液。而從成本方面來說,4噸車配送比2噸車更受歡迎,但有些地方卻受到道路條件的限制。
發展方向
一、在長期經營計劃中確定物流的位置。
過去,國分盡管不斷提倡強化物流,但公司組織中并未明確物流責任者的地位。而在現在的新組織中,公司已將分管物流的職員和一般生產管理人員分開,并賦予前者以更大的責任權限。新組織中,公司的物流系統本部負責制定物流政策、開發房地產及物流機器的研制。與此同時,在各分公司配備了物流部門的領導,對各據點的日常事物進行管理。另外,總公司內又配備物流部長管理各據點的物流經理。
二、物流據點的構思。
正如街頭巷尾所談論的那樣,現在是物流決定商流的時代。在公司內,經營管理人員也常說,沒有物流就沒有商品的買賣。物流戰略的重要一點是據點的配置。正如前文所述,盡管在國分有自己構筑的物流網絡,但要提高銷售額仍略顯不足,所以尚需在以下方面繼續努力:首先,要在全國建立物流據點,并根據市場劃分的結果,研究各區域特殊的營銷戰略及合理設置配送據點。這就要求要根據對象的種類和商品特性選擇據點的類型。—般據點被分為八種類型,其中四大通用類型(面向酒店的類型、面向零售店的類型、面向禮品店的類型、面向保管商品的類型)、兩大專用類型(配送中心的代理、中轉站的代理)以及按保管條件劃分的兩大類型(冷藏商品類型、冷凍商品類型)。
在全國建立物流據點是國分的設想,按此設想需要在全國建立170-180個據點。所以按目前計算還需要建立50個。
三、物流管理人員的保證和培養。
培養物流管理人員非常困難,但為了杜絕由一人的錯誤給公司帶來損失,培養優秀的管理監督人員就成為當務之急。其培養方法是通過定期的集中教育和設定管理指標的計數管理系統來實現的。
如今,不是批發商選擇物流企業,而是物流企業在選擇批發商。國分正在探索尋找新伙伴的途徑,方法之一就是成立擁有運輸執照的子公司,走行業化、或業務協作之路,為了擺脫物流是3k(臟、亂、工作條件差)企業的現狀,貨主和服務業者的相互合作成了不二之選。如何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體制來滿足顧客的愿望,以及如何使從生產到消費的總成本降到最低等,成了今后的重要課題。
由于物流勞動力的減少,使人才的保證成為未來的困難。通過政府和大眾傳播媒介,有必要在改善勞動待遇和排除不正當競爭方面,尋求社會的正確認識。
四、系統的開發。
解決目前的物流問題,計算機是必要的手段。這包括分揀業務采用計算機控制的數字分揀系統和終端客戶的計算機系統的建設等方面。因此,據點內外的各系統間的協調就變得非常重要。其中,由于人才不足、高齡化及女性就業增多的緣故,“省力化效果系統的開發”最近非常熱門。
在前文論及的批發據點內,人員投入比例較大的是訂發貨作業。一方面訂貨的EOS化自動訂貨系統 及發貨的自動化在很多企業已經普及,但另一方面,同樣重要的裝卸作業盡管也能舉出如數字分揀系統等成果,不過在一般企業中還不普及。這主要是由于在批發業據點內的裝卸作業中,有很多如品種、個數、重量、頻率等不能標準化的因素。其解決之道,則是在全社會普及條形碼系統或改善庫存管理、作業管理、配車管理及數據管理等。
相關
國分株式會社對“批發物流”的釋義:把握消費者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對原材料和服務制定管理、保管、加工和配送計劃,并對其施行計劃管理的經營有機體系。(考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