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劑又稱制冷工質,它是在制冷系統中不斷循環并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制冷的工作物質。制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等)的熱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空氣或水而冷凝。它的性質直接關系到制冷裝置的制冷效果、經濟性、安全性及運行管理,因而對制冷劑性質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視的。
制冷劑-對制冷劑性質的要求
1.臨界溫度要高,凝固溫度要低。這是對制冷劑性質的基本要求。臨界溫度高,便于用一般的冷卻水或空氣進行冷凝;凝固制冷劑溫度低,以免其在蒸發溫度下凝固,便于滿足較低溫度的制冷要求。
2.在大氣壓力下的蒸發溫度要低。這是低溫制冷的一個必要條件。
3.壓力要適中。蒸發壓力最好與大氣壓相近并稍高于大氣壓力,以防空氣滲入制冷系統中,從而降低制冷能力。冷凝壓力不宜過高(一般≯12~15絕對大氣壓),以減少制冷設備承受的壓力,以免壓縮功耗過大并可降低高壓系統滲漏的可能性。
4.單位容積制冷量qv要大。這樣在制冷量一定時,可以減少制冷劑的循環量,縮小壓縮機的尺寸。
5.導熱系數要高,粘度和密度要小。以提高各換熱器的傳熱系數,降低其在系統中的流動阻力損失。
6.絕熱指數k要小。由絕熱過程中參數間關系式可知,在初溫和壓縮比相同的情況下,K↑→T2↑。可見,k小可降低排氣溫度。
7.具有化學穩定性。不燃燒、不爆炸、高溫下不分解、對金屬不腐蝕、與潤滑油不起化學反應、對人身健康無損無害。
8.價格便宜,易于購得。且應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以免當制冷系統中滲進極少量的水分時,產生“冰塞”而影響正常運行。
制冷劑-一般分類
根據制冷劑常溫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時飽和壓力Pk和正常蒸發溫度T0的高低,一般分為三大類:
制冷劑
1.低壓高溫制冷劑
冷凝壓力Pk≤2~3Kg/cm2(絕對),T0>0℃
如R11(CFCl3),其T0=23.7℃。這類制冷劑適用于空調系統的離心式制冷壓縮機中。通常30℃時,Pk≤3.06Kg/cm2。
2.中壓中溫制冷劑
冷凝壓力Pk-60℃。
如R717、R12、R22等,這類制冷劑一般用于普通單級壓縮和雙級壓縮的活塞式制冷壓縮機中。
3.高壓低溫制冷劑
冷凝壓力Pk≥20Kg/cm2(絕對),T0≤-70℃。
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這類制冷劑適用于復迭式制冷裝置的低溫部分或-70℃以下的低溫裝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