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酒店服裝業 普工幾乎“零門檻” |
2011-4-21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來源:網絡
春節后,各大招聘會火爆開市,記者走訪數場招聘會發現,往年很少拋頭露面的快遞公司、物流企業這次卻成為招聘會設攤的一大主力,紛紛開出大單招聘。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物流公司開出數十類崗位全面招聘,一些快遞企業招聘數量動輒百人,除了快遞員更有儲備干部等針對高學歷人才的崗位。如DHL、聯邦快遞、TNT和UPS等外資和國內中小物流公司都在節后進行大規模招聘,其中招聘最多的崗位是操作、單證和客戶服務。從招聘要求上看,物流行業門檻相對較低,無論是專科還是本科學歷,只要基本素質好,英語好,抗壓心態好,就能在這個行業一展身手。業內人士分析,物流行業之所以有如此規模的用人缺口,主要是2010年外貿訂單全面復蘇,整個物流行業業務量大增,伴隨著訂單的快速增長人才需求出現井噴。
行業發展快長年都招人
某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總監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兩年由于網購業務發展迅速,公司每個月都要到勞務市場招聘快遞員。目前快遞員工資每月至少有3000元,但人還是不夠。因為外地人不熟悉廣州,招來之后還得經過統一培訓。“培訓熟練之后又面臨被挖走的風險,這些年快遞公司也如雨后春筍,競爭激烈,因此長年都要不斷招人。”王先生說。
王先生說,在他去現場招聘的時候,經常會有求職者問到薪水的問題,“快遞員薪水能有上萬元么?”“前陣子新聞里說,快遞員收入有上萬元的,還有爆出6萬元月薪的,是真的么?到你們那當快遞員,大概薪水有多少?”對此,王先生表示,有好多求職者都問了他類似的問題,不過他個人倒還真不知道有那么高的薪水。“如果有那么高,我也去當快遞員了。”他打趣道。
王先生表示,雖然快遞員的薪水不可能那么高,但由于快遞行業發展飛速,公司快速擴容,所以各崗位員工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本輪節后補員量就達20%。比如公司招聘儲備干部,去基層鍛煉一段時間后,發展都十分好,他指著身邊另一名招聘官說,“看,這位是我們的人事副經理,以前就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在公司快速發展時期,經常有內部競聘崗位,只要你有能力,就有機會到各個崗位施展才能。”
物流行業更需高素質人才
“以前人們對物流業有誤解,認為就是簡單的運輸、快遞。其實,物流業是復合型或聚合型產業,需要的不僅是簡單的搬運工,還有很多具備各種高素質的人才。”談及物流業的職業發展空間,王先生這樣表示。求職者如何入行會較易上手、較快獲得上升空間?王先生建議,一般來說,成熟的物流公司工作流程規范,一般不接收沒有經驗的學生,建議應屆畢業生可以選擇一些剛起步的物流公司,先學習學習,積累點經驗,再選擇到較好的物流公司發展。
酒店行業:招工越來越難
一直鬧員工荒的酒店行業,春節過后人員缺口似乎更大了。記者從廣州部分酒店獲悉,春節后酒店很多服務員回家后就沒回來上班了,酒店用工呈現吃緊。因為人員的流動性較為突出,春節后的招聘成為每年酒店餐飲行業人事部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節后酒店餐飲行業紛紛招人
春節假期結束后,酒店餐飲行業紛紛在人才市場招聘專版上刊登招聘啟事,廣州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廣州白云機場(600004,股吧)鉑爾曼大酒店、廣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等紛紛發布了最新的招聘需求,招聘崗位涉及前廳部、行政部、出品部等多個部門,招聘崗位層次從管理崗到服務人員均有涉獵。
“新開業酒店瑣事特別多,需要高效率且業務上手快的員工,一些新員工屬于"撥一撥、動一動"型,無法主動配合你完成工作,效率太低,而上級集團給的業務壓力又相當大。”肩負重任的某新開業酒店招聘負責人王女士簡直處于“崩潰”邊緣。
在王女士所在的這家五星級標準的酒店招聘臺前,記者看到,該酒店招募的主要是服務員、電工、行李員等職位,從招聘要求中能看出,酒店給出的各項福利都相當完善。當記者詢問招聘情況時,王女士顯得有些無奈:“從今天早上到現在,兩個小時過去了,只有3位有意向的應聘者在我這里登記,遠遠少于我們擬招聘的人數,更別談挑選合適的了。”王女士還說,現在的酒店招工越來越難,可挑選的余地也越來越小了。“我們基本上處于"被挑選"的境地,只要基本符合條件、愿意到酒店工作的,酒店都非常樂意接收。就算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也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培訓。但即便這樣,人才依然供不應求。”
應聘者都不愿從基層做起
在和王女士的談話過程中,一位看起來二十多歲的求職者來到展臺前,詢問酒店是否有行政管理類的職位空缺,他自稱原來在一家酒店從事行政工作,由于感到原來就職的企業社保制度不夠完善,才尋求跳槽。王女士有些為難地告訴他,酒店暫時沒有這類的空缺,但依然留下了他的聯系方式。“我們不愿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人才,但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適合做行政管理類的職位,而不愿意從最基層的服務人員做起。一個酒店行政管理的職位畢竟有限,而且在我們看來,只有做好了一線服務,有充分的經驗和責任心,才能勝任管理他人的工作。”
服裝行業:招不滿人只能縮減規模
春節過后,隨著服裝企業在國內市場銷售網點的加速布局,服裝行業也迎來了招聘高峰。根據記者對“招聘黃金月”期間服裝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進行盤點發現,2011春節過后紡織服裝企業用人需求猛增,各類職位和崗位的數量均迅速攀升,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類、經營管理類、工業工廠類和服裝設計類等崗位,服裝行業招聘的熱門職位有服裝設計師/首席設計師、樣衣工/制版師、品質管理、采購/物流、跟單員、店員/營業員、店長/賣場經理等。許多服裝企業的招聘人員周末都要放棄休息,奔波在各大人才市場忙于招聘新員工。
“"用工荒"給我們企業造成了很大困難,出口訂單都延遲了。”記者聯系上某服裝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劉先生時,他正忙著到處招人。在他派給記者的招聘資料上顯示,他們的招聘要求幾乎“零門檻”:“45歲以下皆可,性別和生熟手都不限,員工的月收入一般在2000到3000元之間。”
他告訴記者,相比前幾年,2010年他們企業出口國外的訂單好不容易談到最多,可沒想到遭遇“用工荒”影響。合同上簽訂的交付日期是去年9月,由于企業開工不足,訂單一直拖到去年11月才交付,沒賺錢不說,還得承擔違約責任。今年看來招聘情況仍不容樂觀,他們節后打算招聘近400人,可目前只招到一半左右,這些新進員工絕大部分從事包裝、車位、手工等一線工作,大多來自于倒閉或不景氣的服裝企業,也有從其他行業轉行的。“實在招不滿人的話只能縮減規模了。”劉先生無奈地說。
不過,他也坦言,相比那些實力偏小的服裝企業,品牌企業的日子還算是好過的。
他隨后解釋,品牌服裝企業一件服裝的加工費可達40元,而小廠加工費只有5元。前者的員工最高月薪可達五六千,小廠員工只能拿到兩千左右。因此,在大廠的人沒招滿前,他們只能耐心地等待,最后能招到多少,只能看天意了。
劉先生在服裝企業做了近十年,他發現近3年來招工難的問題一直困擾他們,“2008年以前,我們招工人還有選擇的余地,現在根本招不滿,我覺得今年比去年更難招。”據他分析,目前服裝加工行業還處于較低端的水平,有很多家庭作坊式企業,工作環境參差不齊;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服裝企業的勞動強度較大,工作單調,不少80后、90后的年輕人不愿吃苦,情愿去工資較低但相對輕松的其他行業,因此導致整個行業人員流動性較大。他認為,服裝行業招工難的問題將長期存在。
劉先生告訴記者,招工難也迫使一些服裝廠老板轉變思路,他所在的企業負責人也在考慮轉型這一問題,“我們的企業現在正逐步向機械化生產轉變,減少普通工人需求,服裝行業的產業升級轉型也許是我們將來的出路。”
編輯:Luke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