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2日,2006年度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研討會迎來全市職業技能鑒定系統的百余名工作人員,他們在一起為北京市職業技能工作出謀劃策。
在研討會上,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見冀華副主任介紹了我市勞動保障部門在職業培訓、技能鑒定以及高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驕人成績。
建立了質量保證體系
職業技能鑒定社會化管理體制在我國“八五”期間形成,并逐步發展起來。我市從1995年開始進行試點工作,十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行業、地區的積極性,在有關局、集團公司,區、縣勞動保障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已有能夠面向社會實施鑒定的職業技能鑒定所81個,這些鑒定所承擔著91個職業(工種)初、中、高級的社會化鑒定任務;有技師社會化鑒定機構19個、評審辦公室11個,承擔社會化鑒定職業39個;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站65個,全國統考指定考試報名機構127個,工人考核委員會134個,行業技師考評委員會36個,已初步建立了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質量保證體系,形成了覆蓋全市的職業技能鑒定網絡。
鑒定人數五年翻一番
作為職業技能鑒定的權威部門,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積極開展工作。目前我市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質量保證工作從總體發展上看是比較好的、是健康的,鑒定規模逐年擴大,信譽度也處在上升階段的。2005年共有41.99萬人參加職業技能鑒定,36.22萬人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鑒定人數是2001年的2.03倍,年鑒定總人數5年間翻了一番。年均增長率為26.2%,高出全國年均增長率10.5個百分點。五年來,全市共為157萬余人提供了職業技能鑒定服務,為138萬余人核發了職業資格證書,涉及401個職業(工種),為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就業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從2001年以來,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共為157萬余人提供了職業技能鑒定服務,138萬余人核發了職業資格證書。幾年來,隨著國家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全面推進,我市職業鑒定人數每年都呈上升趨勢,為首都的經濟建設培養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素質較高的技能型人才。十年來,北京市的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建構了涵蓋國家職業分類、職業標準、職業競賽、技能評定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參加鑒定的人員既涉及到企業、學校和社會勞動者,也包括了大量的失業人員、農民工、外地來京務工人員。五年間向近20萬名失業人員提供了免費鑒定服務。農民工、外地來京務工人員逐漸成為鑒定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群體。2005年我市共有3.08萬名農民工參加了49個職業的鑒定;有8.59萬名外省市人員參加了127個職業的鑒定。我市組織參加的全國統一鑒定人數連續6年居全國第一位,占全國統考總人數的1/6。2005年高技能人才的鑒定人數所占比例達到24%。其中:高級工所占比例達到19.56%,技師、高級技師所占比例達到4.19%。
拓寬服務對象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努力拓寬鑒定領域。
加強高等院校、高職高專、中等專科學校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工作,做好職業資格認證與專業設置的對接服務、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互認工作,十年共為各類學生發證近百萬人,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服務。
創新考評方式
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把加強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設作為推動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快職業資格證書與就業準入、勞動工資等政策待遇相銜接,加強整體推動,切實發揮職業資格證書在引導培訓、促進就業、落實待遇和強化激勵等方面的作用。著重抓好了勞動力市場急需、通用性強、技術要求高的一些職業的高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改革企業職業技能鑒定考評方式,在企業行業實行與生產崗位相結合的考評方式,實行能力考核與業績評定相結合的考評辦法組織實施考核認證。
同時,全面推進技師社會化考評制度,實行統一標準、自主申報、社會考核、企業聘任,突破比例、資歷、年齡和身份的限制,大力推行“使用與培訓考核相結合,待遇與業績貢獻相聯系”的做法,提高企業行業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人數的比例。
技能鑒定進農村
職業教育要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此,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在遠郊區縣,大力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全面鋪開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通過采取簡化鑒定程序、下放鑒定權限、降低收費標準、等措施,幫助農民工掌握技能,讓他們盡快地實現轉移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