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物聯網應用技術-未來前景如何? |
2012-8-8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一)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物聯網發展從概念走向現實、加快推進"產業發展與應用引領"的關鍵時期。”日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葉甜春表示,我國物聯網產業與國際物聯網共同發展,在政策環境、技術進步、市場培育、標準制定、產業投資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但從現實來看,當前我國物聯網建設仍面臨著諸多深層次的問題。物聯網產業部分領域的核心技術仍未突破,制造工藝水平不高,產業鏈銜接不暢,應用需求層次偏低,商業模式不夠清晰,資源共享不足,整體競爭力不強。現階段我國物聯網發展應盡快轉入以產品、產業、示范、商用、市場為核心內容的發展階段。隨著《物聯網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臺,我國物聯網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理性、有序的快速發展期。
應用領域趨明朗
葉甜春表示,物聯網的應用,從時間維度看,RFID和傳感器廠商將在物聯網產業運用的過程中率先受益,系統集成商、物聯網運營商也會從中受益。從空間維度看,增長空間最大的是物聯網運營商,其次是系統集成商,第三是RFID和傳感器供應商。隨著平安城市建設、城市智能交通體系建設和“新醫改”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安防、交通和醫療三大領域有望在物聯網發展中率先受益,成為物聯網產業市場容量最大、增長最為顯著的領域。
從運營商方面來看,中國移動(微博)表示要全面發展物聯網。據中國移動物聯網基地副總經理謝志遠介紹,中國移動將從3個方面推動物聯網的發展:一是搭建運營體系,主要包括專網專號建設,物聯網運營管理平臺搭建,以及開放平臺的建設。二是發展重點行業。由于物聯網涉及的行業太多、太分散,中國移動將從幾個大行業切入,如家居、交通、醫療等領域。三是拓展行業應用。除了產品以外中國移動會牽頭做一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形成白皮書發給各個省份。據悉,中國移動即將在4個領域推出4個全網產品:物聯通、智能家居、手機二維碼及移動產品。
談到物聯網應用,賽迪信息城市信息化咨詢中心分析師郭慧鵬向記者舉例說,環境保護部門在十幾年的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環境質量在線監測等系統的建設中,已廣泛采用傳感器、RFID等相關技術,因而被業界公認為是物聯網技術應用最早的一個領域。
據悉,20世紀末,我國啟動傳感網研究后,環保領域就作為應用試點領域之一開始了RFID等技術的初步應用。此后,物聯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產業化進程加快,相關技術在環保領域已經取得了小范圍的應用,如一些市、區建成環保物聯網相關應用,通過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對空氣質量、企業環保設備等基本情況進行感知和應用。
目前,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大,一個集監測、監視、監控和監管四位一體的全國環保物聯網應用體系初步形成。
形成四大產業格局
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提高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成為各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我國政府已經規劃了3.86萬億元資金用于今后10年物聯網產業化的發展。2011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元,到2015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發展前景巨大。
目前國內大概有90%的省份都已經提出把物聯網作為當地的一個支柱性產業。從這個數據來看,可以說物聯網發展已經很熱。2010年,國內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1933億元。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等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總體產業空間格局。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規模位列四大區域的首位。
王桓闡釋說,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起源地,憑借該地區在電子信息產業深厚的產業基礎,長三角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主要定位于產業鏈高端環節,從物聯網軟硬件核心產品和技術兩個核心環節入手,實施標準與專利戰略,形成了全國物聯網產業核心與龍頭企業的集聚。
智慧城市建設是契機
智慧城市是我國城市化推進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對目前剛剛起步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國家倡導發展物聯網產業,借以實現經濟轉型和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各地政府紛紛響應,高度重視物聯網產業發展,著力建設智慧城市。
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使得技術與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結合成為可能,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各地逐漸由星星之火迅速發展為燎原之勢。
“真正的智慧城市一定會把這些技術統一起來,但事實上,現在城市的物聯網建設存在太多"孤島"。”北京賽迪時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剛表示,目前,智能電力、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樓宇等詞匯層出不窮,但交通管理部門通常只負責智能交通,智能樓宇專業的人只管智能樓宇,電力部門只專注智能電力。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既沒有信息共享,也沒有形成整體的物聯網結構。如何運用技術手段實現城市管理的智慧化運作成為解決目前城市管理難題的惟一途徑。
據統計,目前我國在建的智慧城市已達36個,其中絕大部分位于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城市已經初見成效。內地城市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在積極地探索符合自身定位的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趙剛表示,通過綜合分析這36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發現雖然各城市的建設方案、實現方式、技術手段和集成程度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由政府服務、人防應急、公共安全和社會管理四大部分組成。
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我國逐漸展開,物聯網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二)去年全國就有30多所高校將新增物聯網工程這一熱門專業,而在課程申報過程中共有700多所院校申請增加這一專業!經過嚴格審核,包括北京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在內的30多所院校獲得了新增資格。
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洪君表示,作為國家倡導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物聯網備受各界重視,并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領域,使得物聯網成為各家高校爭相申請的一個新專業。
部分高校教師也認為,物聯網工程的就業前景是被一致看好的。該專業主要就業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就業前景挺樂觀。
物聯網擁有如此龐大的市場需要也刺激了我國廣大高校對物聯網專業的增設。粵嵌教育知名講師鄧工分析到:作為國家倡導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物聯網備受各界重視,并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領域,使得物聯網成為各家高校爭相申請的一個新專業,而粵嵌已具備成熟的課程體系和專業技能,尤其注重學員們的項目實踐能力,該專業主要就業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就業口徑廣,需求量十分大。
【物聯網工程專業就業】:
(1)面向物聯網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
(2)主要面向崗位包括: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師、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網絡應用系統管理員、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工程師等核心職業崗位以及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與營銷等相關職業崗位。目前通信網絡發展中就業前景看好。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