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講究“法天貴真”,以“本自天然,不假雕琢”為上,玩石頭的人大多把“天然去雕飾”的石頭作為主體,配座只是不經意的一部分。然而陳如林先生卻花費大量時間為石頭設計配座,他追求石頭之外耐人尋味的“弦外之音”。



一石一世界,賞石被稱為“發現的藝術”,發現好石頭不僅需要機遇,更要靠一個人的文化內涵、審美水準、藝術修養和心靈感悟來完成石頭的審美過程。對于陳先生而言,賞石能夠激發他的想象力,讓他充滿遐想。有一次,陳先生發現一塊石質很好的石頭,石上有雙眼睛,形象很像豬八戒。買回家以后他就開始苦思冥想為這塊奇石配一個合適的底座。“這塊石頭的神態和動感讓我感覺,這只豬八戒是在走而不是在打架。”陳先生先把自己想象中與這塊石頭的神態和動感搭配的豬八戒形象用畫筆畫出來,然后買了一個豬八戒打火機,交給雕工去雕刻底座。“刻的時候往往還要做一些調整,豬八戒用的耙子就得重新改,本來是伸出去打人的,我改成了提著耙子走路的神態,這樣豬八戒的整體感覺就出來了,非常逼真。”——先找到石頭,再琢磨石頭的神態和動感把模型畫出來,經過半年或者一年的設計和雕刻才能最終完成這個組合。“有時候總配不像的時候,我就反復修改。”
另一套形象非常逼真的瑪瑙石是一個拉二胡的老頭兒,取名為“滄桑”。頭部是石頭,一頂帽子歪扣在頭上,眉頭上還隆起一道一道的皺紋,仿佛時光的留痕;冷峻的目光折射出江湖藝人的多彩人生;嘴巴微張,欲言又止,手中二胡撥動人的心弦。為了配合飄動的胡須,陳先生設計了一個駝背老人的形象作為底座。“當他拉二胡的時候,身子凹進去,胡須翹起來。帽子歪戴著,有一種休閑的感覺,所以我干脆讓他拉二胡了。”這套石頭最初名字為“野老”,后又改為“滄桑”。
就這樣,經陳先生“點石成金”的奇石還有很多。“將軍”高盔武裝,有深陷的眼窩、挺拔的鼻子,嚴肅中透露著剛毅,雄姿英發,恰似戎馬征戰的將軍。“獅子繡球”靈動的身姿襯托微揚的額頭,嬌俏可愛、惟妙惟肖。“賬房先生”有狡黠的眼神,精明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