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已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
光伏產業就是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產業鏈條稱為“光伏產業”。光伏產業正成為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爆炸式發展的行業。
21世紀以后,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十分迅猛,特別是2004年后,在歐洲市場的大力拉動下,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2007年中國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第一生產大國。一位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際市場的刺激下,中國光伏產業近年快速發展,通過光伏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該分析師指出,中國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與歐洲市場的拉動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自2004年后,中國光伏產業連續5年增長率超過100%。2010年我國光伏電池產量已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光伏產業的發展迅速還在于我國在光伏產業上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的形成,主要以硅材料、電池組件、光伏系統應用等方面的產業鏈完善使得我國光伏產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是產業鏈的發展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尚需改善的問題。
目前,電子工業已經成為衡量各國工業先進程度的標準之一,而半導體硅材料是現代電子技術革新的基礎材料之一,占據整個電子材料的90%。不僅電子工業的發展需要增加硅材料的生產,而且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也需要增加廉價硅材料的生產。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2009年中國內地多晶硅產量超過了兩萬噸,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了4000兆瓦,連續3年成為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第一大國。
近年來,中國單晶硅產量明顯穩步增長,增長的原因是一方面來自國際上對低檔和廉價硅材料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近年來中國各方面發展迅速,各類信息家電和通信產品需求旺盛,因此半導體器件和硅材料的市場需求量都很大。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單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我國區熔硅單晶行業產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09年產量為71.54噸,2010年1-5月份達到39.12噸。同比增長8.42%。2009年區熔硅單晶行業市場容量達到118.74噸。同比增長4.56%,2010年1-5月份為68.91噸,同比增長18.14%。
上述分析師指出,“單晶硅行業的復蘇也會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而受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單晶硅行業目前行情正在復蘇目前硅料硅棒的價格正在由跌到漲的趨勢發展,進軍光伏行業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隨著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的速度逐漸增長,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現在所應用的太陽能電池等采用太陽能級的單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標有所放寬。有的也可使用半導體器件加工的頭尾料和廢次單晶硅材料,經過復拉制成太陽能電池專用的單晶硅棒。但是單晶硅的價格在許多時候也不被市場所接受。
與此同時,他表示,我國目前的光伏產品出口比例一直在95%以上,這一點是急需要打破的,不能將光伏產品過分依賴于海外市場的出口,開放程度過大會造成光伏產品的國內外市場不平衡問題的產生,也使得進口國家更多的將我國光伏產品定性為傾銷,這對我國光伏產品對外貿易是很不利的。我國國內市場要盡快對光伏產品打開大門。打開國內光伏產品的大門,對于光伏產業的發展會帶來很強的積極性作用,當然對于相關產業的國內企業也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201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已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已有數十家光伏公司在海內外上市。據統計,光伏行業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0萬。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使得光伏產品制造成本快速下降。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光伏產品的價格也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而價格下降的趨勢不斷明顯,利潤也隨之變大,眾多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一哄而上,產能擴張過快,一時間,“光伏基地”遍地開花。而今年以來歐洲需求急劇降低,光伏組件價格跌幅超50%,風光一時的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寒冬。
據光伏聯盟秘書長王勃華介紹,2010年國內多晶硅產量是4.5萬噸,今年將翻一番,達到9萬噸。而同期需求僅增長了25%。前幾年,全球太陽能組件需求一直以近乎100%的速度猛增。專家預測,原來預計2014年才到來的光伏行業整合期,將提前到來,2012年將是行業整合的高峰期。
對光伏產業目前的發展現狀,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光伏產業的發展潛力是十分巨大的,我國國內太陽能應用市場也必然會成長起來。中國光伏產業目前的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但是通過研究和預測,目前中國光伏產業的產能相對于中國目前的需求已經達到了產能過剩的狀態,“一哄而上”的行為導致了光伏產業產能的急速上升,在出口上也給國外進口國家一種傾銷的現象,“一哄而上”的狀態是需要急待解決的。
來源: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