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農民回收秸稈“撬出”萬個就業崗位 |
2011-3-29 中國冷鏈物流網 |
西安市未央區農民王健創建的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通過回收利用秸稈,幫助萬余農民實現就業。
筆者6月30日在西安市未央區高廟南村農戶家里看到了“秸稈產蘑菇”景象,在農戶半封閉的秸稈“產房”里,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從打成小包的秸稈里長出。
據王健介紹,國家提倡秸稈低碳綜合利用后,他和幾個農民及技術員經過幾年努力,終于掌握了秸稈利用的整套技術,合作社通過回收秸稈,粉碎加工后推廣給農民,并給予配方、菌種。
王健說,通常情況下,每公斤小麥秸稈可生產平菇1~1.5公斤,雙孢菇1公斤,雞腿菇1~1.2公斤。按照現行市場價格,每公斤小麥秸稈生產出的雞腿菇的價值為12元至13.5元。
據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王崢嶸介紹,小麥秸稈“產”蘑菇,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一般要經歷秸稈粉碎、拌料、袋裝、滅菌、接種(菌種選育)、培養、出菇的過程,所需勞動力也很大。合作社通過秸稈回收,加工種植食用菌,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一戶農民一畝地的秸稈,種植食用菌后純收入超過2萬元。
實現秸稈“變”蘑菇后獲利頗豐,這家農業合作社花費上百萬元建成“秸稈產房”,目前已經在西北地區繁衍出5000多個“小產房”,僅陜西省就有3000多個。“小產房”秸稈最小容量為5噸,最大容量為50噸。容量5噸的“小產房”,按每年產兩輪、每輪產值1萬~2萬元計算,一年的收入就是2萬~4萬元。據了解,每個“小產房”可實現2~6人就業,僅在陜西省就可“撬出”上萬個就業崗位。
編輯:Luke |
[發表/查看評論] |
 |
推廣信息 |
|
|
|
|
|
 |
 |
官方微信:cclcn56 |
官方騰訊微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