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的不是大棚蔬菜,而是種苗。”清明過后,河北曲周縣金滿園蔬菜育苗合作社理事長張慶文就忙碌了起來。在該合作社剛剛建成的智能日光溫室中,記者看到,各式各樣的管道鋪滿了地面,蔥籠的辣椒苗整齊地排列著。“這些設備上線后能夠自動澆水,自動控制溫度和濕度,全年育苗就能不間斷生產。”張慶文說,“購買設備可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多虧了農信社的支持。”
金滿園合作社不僅在建溫室大棚時獲得了貸款,還與農民做起了“訂單農業”,采用“受托支付”的方式,間接獲得了曲周縣農信聯社的支持。人行邯鄲市中支行長曹增和評價說:“金融資金的有效滲入,使得訂單農業更為穩固。農村金融服務創新也在加速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從而使得農村金融供應鏈條沿著農村產業鏈的各個節點不斷延伸。”
特色農業的催化劑
在金滿園合作社附近的一塊農田里,記者遇到了曲周鎮蔡上村村民孫丙辰,他正在拔除田里的棉花秸稈。“拔完了準備種卷心菜,現在買苗條件便利了,收了菜合作社還保證回收,所以農民的積極性很高。”據孫丙辰估算,種一畝地菜一年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
曲周縣農信聯社主任孫立勇介紹,三方的合作模式是農信社貸款給農民,根據育苗訂單測算所需貸款量,然后農信社把資金劃給金滿園,農民直接拿苗。成熟后的蔬菜則由金滿園“回購”,貸款本息由農信社直接從農民的銷售收入中劃走。農民貸款采用的是一次授信、循環使用方式,所以省去了農民多次跑銀行的麻煩,而且還能借助金滿園的銷售網絡幫農民銷售,一舉解決了農民貸款和銷售兩大難題。
育苗是曲周縣正在培育打造的特色產業。5年前,該縣的蔬菜種植不斷上規模,但是發現農民自己育苗不僅質量不高,成本高,而且新品種推廣比較慢,于是專業的育苗產業隨后逐漸興起。隨著全國設立專業合作社大潮的到來,曲周縣的育苗大戶也紛紛組織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和銷售。迅速推進的集約化經營不僅帶來了規模效益,還塑造出該縣育苗產業的優勢。目前該縣年育苗總量已達3億株,擁有育苗合作社近20個。
“近90%的合作社我們都有支持。”孫立勇說,對特色產業鏈的支持也給農信社帶來了機遇。以前農戶貸款額度小、成本高、難管理,現在貸款集中管理,減少了風險和成本。而且,以前農戶需要的是購買農資的小額貸款,現在用來發展產業。在小額貸款實現普惠制的基礎上,農村信貸的服務方式已經走上了更高的層次,這依托于新型農村經濟組織的出現和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
打造趨于完整的農村金融供應鏈
支持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特色農業,經過實踐證明極具推廣性,金滿園的“訂單融資”模式,正是從滏潤養牛合作社復制而來。而農信社的支持也力圖覆蓋到產業鏈條上的各個市場主體。
曲周縣益農生產資料公司老板劉芳說,周邊區縣蔬菜產業發展迅速,也帶動了農資經銷規模的擴大,益農公司每天都進出200多噸尿素和化肥。也正是在農信社的支持下,該公司由十幾年前的一家小作坊,成長為當地最大的農資經銷公司。“最早的貸款只有一兩萬元,現在貸款需求已經到了200多萬元。”
春耕時節,農民最需要錢購買農資。為了使農民手中的余糧及時變現,截至3月末,農發行河北省分行通過支持企業開展跨年度糧棉收購,及時將超過56億元資金發放到農民手中。“我們馬上給河北光牌面粉公司貸款1000萬元,幫助其上馬一個日加工800噸的生產線。”農發行永年縣支行行長馮海軍介紹,現在永年的糧食基本上就地消化,出現了全產業鏈的雛形。“農民基本上不存糧食,都是一次性賣給面粉廠,不用自己曬糧了。”在收購過程中,該行還積極幫助企業搭建“產銷對接、工貿對接、收儲對接”三個對接平臺,并及時發放鋪底資金,保證企業收購資金不斷檔。同時,農發行河北省分行還發放貸款5億元,支持河北省生產資料公司儲備鉀肥、尿素等各類化肥15萬噸,滿足了農民春耕備耕的化肥需求。
撬動資金回流“三農”的推手
農村金融創新需要強有力的推手。在河北,這一推手來自人民銀行。
據悉,人行石家莊市中支在全省范圍內對縣域近100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2011年涉農信貸政策執行效果進行了評估。其中不僅包括涉農貸款余額占比、涉農貸款增量占比等13項定量指標,還有涉農信貸管理制度、社會對金融機構涉農服務的評價等12項定性指標。從政策落實、信貸支持、內部管理等多方面開展全面評估,有效引導了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農力度,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截至2012年12月末,該省發放農業科技貸款余額為8.31億元,比年初增加5.98億元,同比增長256%;截至去年四季度,該省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達36個。
再貸款和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也是引導農村信貸投向的重要杠桿。統計顯示,2011年初,人行邯鄲市中支即完成對轄內農村信用聯社支農再貸款授信10.16億元,2011年至2012年又先后向大名、廣平、涉縣等9家農村信用聯社發放支農再貸款14.64億元,累計為永年、武安、峰峰礦區等農村信用聯社辦理再貼現24.91億元。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直接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0多戶、農戶2500多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