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季度全國重工業耗電量的高增及油荒、電荒的多地蔓延,工業領域的太陽能應用成為“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當務之急。5月10日,全球第一個CPC中溫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力諾瑞特CPC中溫太陽能鍋爐落成暨“工業綠動力”計劃在山東濟南啟動,標志著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正式進入工業熱能應用階段。
據了解,力諾瑞特太陽能鍋爐項目是依托于其耗時5年、投資1.2億元研發的太陽能熱能應用系統技術,意在為燃煤、燃氣、燃油鍋爐做高效熱力補充,實現對造紙、食品、化工等八大工業生產的熱能利用,并力圖在“工業綠動力”后續產業的帶動下,實現對全國13200億的工業熱能市場總量的開發。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自1996年以來,我國一直保持著工業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70%以上,巨大的能耗比致使太陽能行業進軍工業化領域成為必然趨勢。而我國雖已有較好的太陽能產業基礎,僅集熱器年產量超過4600萬平方米,占世界70%以上,但多數還停留在太陽能熱水器應用的低溫應用,太陽能中高溫工業化應用難題亟待解決。
對此,業內專家稱,造紙、食品、煙草、木材、化工、醫藥、紡織、塑料等八大行業用熱溫度大部分在80℃至250℃之間,要使太陽能在這些產業中順利應用,必須在核心太陽能功能部件上達到較高溫度。力諾瑞特太陽能鍋爐項目正是在CPC中溫集熱器與鍋爐集成熱力系統之上,采用企業獨有的全玻璃真空中溫鍍膜管、CPC反光板等技術,通過聚焦吸收更多的太陽熱能,將15℃左右的冷水加熱至95℃,為10噸燃煤鍋爐提供預熱熱水,再由鍋爐將95℃熱水加熱成150℃蒸氣,突破了國內原有集熱器的低溫限制,解決了中國太陽能中高溫工業熱利用技術的難題。據了解,該鍋爐系統集熱面積達5200平方米,整個系統每年可節約標煤1156噸,減排二氧化碳3005噸。而且,在全自動控制的基礎上,太陽能系統壽命高達10至15年,4年即可收回成本,充分體現了循環再利用的低碳環保理念。
為縮小我國能源利用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落差,在太陽能鍋爐項目發布之時,力諾瑞特同步啟動了“工業綠動力”的計劃,該計劃以CPC-U型中高溫太陽能集熱器及成熟的運行系統為基礎,依靠力諾瑞特上海交大太陽能研究院技術研究平臺,目的是為工業生產提供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動力。總經理申文明坦言,“工業綠動力”將作為力諾瑞特子品牌在工業領域重點推廣,核心目標是實現印染、紡織、造紙、海水淡化等8個行業10%的熱源替代,五年內推廣工業用熱面積1170萬平方米,總節約標準煤196萬噸,減排514萬噸二氧化碳。
來源:中國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