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和機遇:物聯網應用前景和發展展望
物聯網的發展代表了整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就通信產業來說,長期的發展目標是 實現人與人之間無縫的聯系和溝通。這個目標發展到現在,已經基本實現了。那么今后向什么方向發展?2009 年開始,以“物聯網”、“智慧地球”為代表的信息化概念在全球范圍內出 現,為通信產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球金融危機后期的大背景下,物聯網的本質是行業信息化,各國政府大力推動物聯網發展的動力在于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創造就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全球范圍內,運營商 成為了物聯網的重要推動者。 運營商將在物聯網的發展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同時帶領整個通 信產業,朝一個更深入的方向發展。 物聯網規模化發展面臨 3 大挑戰 從整個物聯網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們認為物聯網仍然處在一個規模成長前夜的階段。要實現規模化的發展,仍面臨著一系列的瓶頸,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概括總結起來就是橫向欠缺整合,縱向亟待深入。與之相對應的還有第三個問題,就是伴隨物聯網進一步的發展和規模化,將會對通信網絡產生壓力,并且產生一系列的新問題,需要對整個基礎 網絡針對物聯網進行優化。
總結來說,物聯網的規模化發展,面臨的三大挑戰是:
第一,需要實現物聯網橫向的整合,打造社會公共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并在標準化、規 范化的基礎上,形成真正的物聯網產業聯盟。
第二,需要促進物聯網在各個行業的縱深發展。應抓住新的關鍵技術、政府示范項目以 及新的商業模式等契機,實現重點行業的突破,并由點帶面,促進整個物聯網向各個行業的 縱深發展。
第三,基礎網絡優化。通信產業界形成共識,就是物聯網的規模化發展,將對基礎網絡產生一系列優化的需求。比如為了滿足龐大的物的數量,要對號碼優化;為了滿足物的低功 耗、低移動的影響,要對無線資源進行優化等。
挑戰一:橫向整合
從橫向整合的角度來說,基于物聯網這樣一個從感知層到網絡層,再到應用層的端到端 的架構, 應該建立公共的分層的物聯網體系架構。 這樣一種社會公共的物聯網基礎架構的優 化,有兩個節點非常重要:一個是物聯網業務支撐平臺,或者說物聯網中間件平臺;
另外一 個是標準化、規范化的物聯網網關產品。
物聯網應以平臺和模組為基礎形成一個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并以此架構為基礎形成整個社會物聯網的分工。 在這個過程中,標準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從國際范圍來看,整個物聯網的規范制訂都處于相對滯后的局面。 物聯網行業規范的制訂是推動物聯網的關鍵, 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物聯網規范的制訂應以物聯網業務支撐平臺為核心,重點是在平臺與終端的接口、平臺與應用的接口的標準化。 在形成一個社會公共的物聯網基礎架構,以及相應規范制訂的基礎之上,形成真正價值鏈分工基礎之上的產業聯盟。
目前國內物聯網的產業聯盟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布局分散,缺乏基于價值鏈的分工。雖然大多數廠商宣稱提供端到端方案,但大部 分規模較小。
挑戰二:縱向深入 縱向深入方面,應該抓住一系列的機會推動物聯網在各個行業的深化。
首先應該抓住新技術帶來的變革契機,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正在帶來這樣的發展契機。 物聯網通過對傳統產業的變革,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服務產業鏈條。新技術變革為運 營商和設備制造商, 占領行業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是一個利用新技術所帶來的機遇,突破重點行業的范例。
第二,應該抓住政府示范項目的機會。在政府示范項目中,政府關注重點在于整個物聯 網產業鏈的發展, 以及社會公共資源在物聯網領域最優化的投入。 設備制造商和電信運營商 可以通過在政府示范項目充分的合作,形成合力,實現重點行業的突破。中興通訊和上海電 信合作,在上海提供了車輛監控系統服務世博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此項目最近剛剛 獲得了 CDG 頒發的物聯網的業務創新大獎。
第三,需要在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方面實現創新。現在物聯網的發展體現出嚴重的行業 不平衡。 國內發展比較快的幾個行業, 都是有巨額投資的行業。 大多數沒有錢的行業怎么辦? 未來物聯網向更多行業縱深化發展, 需要由創新模式來帶動。
挑戰三:基礎網絡優化 基礎網絡的優化,是整個通信業界尚未解決的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基礎網絡優化,前期普遍認為距離實際市場需求較遠, 但是從今年下半年起, 在網絡已經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物聯網終端在線的情況下,這種需求已經出現了。比如加強網絡終端感知能力的需求, 為了規避數據安全風險而進行數據分流的需求等。 這些都是現實的需求, 并且正在不斷地細化。 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物聯網必須在橫向整合、縱向深入以及基礎網絡優化三個重要問題上取得突破,才能取得規模化的發展。
物聯網解決方案,經過前期的巨大努力,我國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層次結構:處在金字塔頂端的是物聯網業務支撐平臺產品; 處在第二層的是標準化、 規范化的物聯網通信模塊產品;第三層是關鍵行業應用方案;第四層是物聯網的基礎網絡優化;第五層是技術人才的組織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