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點工程
(一)關鍵技術創新工程
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積極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實驗室的現有研究成果,在信息感知和信息處理技術領域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在信息傳輸技術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增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力爭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較為完備的物聯網技術體系并實現產業化。
專欄1 關鍵技術創新工程

(二)標準化推進工程
以構建物聯網標準化體系為目標,依托各領域標準化組織、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重點支持共性關鍵技術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的研制,完善標準信息服務、認證、檢測體系,推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專欄2 標準化推進工程

(三)“十區百企”產業發展工程
重點培育10個產業聚集區和100個骨干企業,形成以產業聚集區為載體,以骨干企業為引領,專業特色鮮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務平臺完備的現代產業集群。
專欄3 “十區百企”產業發展工程

(四)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
在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工程,探索應用模式,積累應用部署和推廣的經驗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復制推廣的應用模板,為物聯網應用在全社會、全行業的規模化推廣做準備。經濟領域應用示范以行業主管部門或典型大企業為主導,民生領域應用示范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聯合物聯網關鍵技術、關鍵產業和重要標準機構共同參與,形成優秀解決方案并進行部署、改進、完善,最終形成示范應用牽引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專欄4 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

(五)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在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下,充分發揮園區、企業、科研院所等責任主體的作用,實現平臺的多方共建,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公共服務平臺。
專欄5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建立和完善協同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合作,協調物聯網在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作,解決物聯網發展面臨的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發展、安全保障等問題。建立健全行業統計和運行監測分析工作體系,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和處理,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
(二)營造政策法規環境
加強對國內外物聯網發展形勢研究,做好政策預研工作,針對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總結推廣各地區、各部門的先進經驗,加強政策協調,制定促進物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法規。
(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增加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加大產業化專項等對物聯網的投入比重,鼓勵民資、外資投入物聯網領域。積極發揮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作用,支持中央企業在安全生產、交通運輸、農林業等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落實國家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
(四)注重國際技術合作
發揮各種合作機制的作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積極開展全球物聯網產業研究,在境外開展聯合研發和設立研發機構,大力支持我國物聯網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持續拓展技術與市場合作領域。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制定和落實相關人才引進和配套服務政策。以良好的服務穩定人才,努力做好引進人才的戶口管理以及子女入學、基本養老、基本醫保等配套的公共服務,有計劃地改進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創造適合人才事業發展和健康生活的生存環境。加大力度培養各類物聯網人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造就一批領軍人才和技術帶頭人。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