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通俗來講就是物物相連的網絡,根本上還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只是在它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延伸和擴展,延伸到了任何物體和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上車后,摁下一個按鈕,你的車子可以按照預設的目的地在繁華的都市道路上智能行駛;不住在醫院,醫生就能24小時監控病人的體溫、血壓、脈搏;坐在家里,就能實時獲得某塊農田的土壤指標和莊稼長勢,全面了解飼養牲畜的發育和健康狀況……
這些只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相信嗎?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些都成為可能。
物聯網,英文名稱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在我國也稱為傳感網。通俗地講,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通過互聯網把物品與物品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中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其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第二,其用戶端不僅僅是個人,還包括任何物品。
“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人類之前的思維方式。過去,人們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數據中心、個人電腦、寬帶等。
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芯片、寬帶融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此意義上,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并達到“智慧”狀態,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開欄的話 2009年歲末,一個新名詞引人注目,這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什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尚無確切的定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涌現出很多新技術、新概念,必將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此,我們邀請山東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袁清昌,選擇部分內容做深入淺出的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