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時刻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并非不是想象中那么不可企及的目標,只需要有恒心的每天遵循既定的目標,必定會有成功的一天。以下這篇文章就為我們給出了6個可能挖掘自身潛能的小方法。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一個周四的早上8點,兩名居住于舊金山地區的創業家今天都將在重要場合給自己公司的潛在投資人做主題演講。顯然,今天將是簡和喬這兩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在前一天晚上,簡一直伏案工作到凌晨四點才休息,他一遍又一遍的在對自己的文案做最后的修改。事實上,在過去一周的時間里,簡幾乎都足不出戶的在為今天的演講而做準備。但今天,簡卻由于昨晚的高強度工作而睡過了頭,在醒來后,他在最快的時間內穿上自己最值錢的衣服、猛喝了一大口意式濃縮咖啡、拿起自己的手提電腦便往外趕。勉強按時到了會場后,簡感到又餓又累,且對于今天早上即將到來的演講感到無比緊張。
在另一方面,舊金山的另一名創業家喬卻在演講前一周開始每天11點便上床休息,因為他的演講文案早在上周五就已經準備妥當,只是在收到部分反饋后在這周進行了部分小修改。周末,喬和往常一樣同朋友聚會、聊天。在演講當天,喬也和往常一樣早上7點便起床,喝了一大杯水后邊出門跑步兩英里。在跑完步回家后,喬喝了一杯鮮果奶昔,穿上了昨晚就已經挑選好的衣服,拿上公文包便出門了。最終,喬比規定時間提前了10分鐘到達會場,自信、沉穩的上臺向潛在投資人做主題演講。
那么,在讀完了以上這兩個故事后,哪個人的故事更加打動你,你自己的經歷又同哪一位的更加相似呢?
雖然上文中簡和喬都是虛構的人物,但他們的身上的故事卻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數百名紐約和舊金山地區的初創企業家身上。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很多跟簡一樣的人,他們每周七天、每天工作16小時,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因為事實是,事情的結果通常并不取決于你為此所花費的時間,而是在于你如何更好、更聰明的完成這一工作。
上個周末,我和我的好友麥克-德爾珀特(Mike Del Ponte)進行了一番交流。德爾珀特是一個類似于上文中的創業家,不久前他剛剛為自己專注于持續、可再生用水的Soma公司從美國紐約集資平臺Kickstarter獲得了一筆融資。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德爾珀特正是以沉著、冷靜而獲得了潛在投資人的廣泛認可。
于是,我便向他請教了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他告訴我:“人們每天都需要充足的體力、平和的心態以及穩定的情緒來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因此我認為‘關心自己’是使自己能夠在關鍵時刻給出最好表現的秘密武器。”
對此,德爾珀特為我們總結了6個可能挖掘自身潛能的小方法,具體如下:
1. 起床后喝一杯水:你身體在晚上睡覺時會流失大量水分,在早晨起床時身體通常處于缺水狀態。因此,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以幫助你激發體能,并時刻保持清醒。
2. 每天定義Top 3:每天早上,德爾珀特都會為自己定下今天必須完成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每天,德爾珀特都會根據自己早晨定下的計劃嚴格執行,且在完成任務之前絕不上床睡覺。
3. 50/10規則:德爾珀特建議我們每小時花50分鐘做一項重要的工作,然后給自己10分鐘的休息時間。在這10分鐘內,德爾珀特通常會遠離自己的辦公桌、到室外走走、同朋友聊聊天或者只是簡簡單單的閉上眼睛閉目養神一會。
4. 運動:日常運動可以使你保持健康和活力,因此德爾珀特每天早上都會換上運動裝跑步或者參加一堂瑜伽課。
5. 感激一切:感激是使自己保持開心的重要元素,因此德爾珀特每天早上都會在紙頭上寫下自己值得感激的五件事。當遭遇重大壓力時,德爾珀特也會停下來靜心思考值得自己感激的十件事,并通過這一方法使自己繼續保持動力。
6. 日醒吾身:德爾珀特建議我們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反思自己白天的行為,并捫心自問“今天有哪些事情干的不錯?”,亦或“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夠好?”。
來源: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