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的投資圈,“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理念和知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觀念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流派。當這二者碰撞到一起,會發生什呢?
在本周一于舊金山舉行的“精益創業”大會上,安德森談到了自己選擇投資項目的三大忌諱,其中大部分與企業家生搬硬套或濫用“精益創業”方法有關。
“精益創業”是硅谷創業者兼作家埃里克·里斯(Eric Ries)提出的創業理念,它推崇從用戶中得到反饋,逐步完善產品功能,而在此之前,無需一次性投入開發完善產品。目前里斯的這一創業理念被硅谷的很多創業公司奉為創業圣經。
在“精益創業”大會上與里斯交談時,安德森表示對里斯的這套如今已無所不在的“精益創業”方法表示欽佩。但同時指出,創業者對“精益創業”理念的使用存在三個誤區:
不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適用“精益創業”
安德森認為,盡管“精益創業”理念已經非常流行,但它仍然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適合這一法則。他表示:“當一個創業公司一開始就立下大膽的目標時,‘精益創業’就顯得有所局限。因為很多時候要達成一個大膽的目標,產品必須足夠完善才能推向市場。”
安德森以蘋果的麥金塔電腦為例,指出該產品必須一次性功能完善才能獲得人們的青睞,才能在計算機的發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安德森還以SpaceX的聯合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為例,稱他的公司只能一鳴驚人,不能逐步完善,因為他的目標是把火箭送上天空。
同時,安德森告誡投資人不要因為“精益創業”法則拒絕了那些具有遠大抱負的創業公司。他指出;“‘精益創業’理念不是萬能,適用范圍也有限,投資人不能全信,否則就會將那些雄心勃勃的創業計劃拒之門外。”
“精益創業”不能成為銷售和營銷不力的借口
“精益創業”倡導在前期不急著雇傭大量員工,只需專注和不斷完善產品自身,這對創業公司來說的確是一個好主意。但是安德森表示,他發現部分創業公司以此為托詞,對銷售和營銷這些創業者必須認真對待的關鍵事務毫不關心。
他表示:“部分創業公司漠視銷售和營銷,這是對‘精益創業’的錯誤理解。部分創業者認為創業公司只需專注完善產品,銷售和營銷將會自動產生,這是不正確的認識。”
安德森認為,看來很多創業者都陷入一種理想化的思維,他們以為只要做好產品,品牌知名度就會像病毒傳播一樣得到快速提升,金錢也就會滾滾而來。他認為,這樣“不勞而獲”的例子在現實世界中鳳毛麟角,不值得推廣和效法。
別迷戀失敗,輕言放棄
硅谷之所以與眾不同,或者說瘋狂,很大程度上是創業公司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屢敗屢戰總有成功之日。也因為如此,創業者們很容易就容忍失敗的發生。
安德森表示:“經過多次失敗后取得成功當然很興奮,但我發現很多創業者太有遠見導致過快做出放棄決定,他們認為成功之前必然有多次失敗,所以習以為常。”
他認為,創業失敗是可以容忍的,但創業者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否則只會導致更多的失敗。不能看到一點失敗的征兆就立即放棄,患上習慣性失敗癥。
安德森表示:“我佩服那些能夠預見未來的創業者,但更欽佩那些曾經堅持不懈的創業家。”
來源:創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