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我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發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貿易通道和貿易方式不斷豐富和完善,為中歐班列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對中歐班列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3月1日,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北線由成都至白俄羅斯的定制班列正式開啟了西行首秀。自此,鋪劃西、中、東三條通道,橫穿整個歐亞大陸的中歐班列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滿貫。亞歐大陸擁有世界人口的 75%,地區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60%,東面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面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十二五”期間,中歐進出口貿易總額達 302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雙向開放、產業聯動效益初顯。未來將在亞歐陸路物流和貿易通路方面釋放出最大潛能。不過,盡管發展迅速,但目前中歐班列仍處于發展初期,迫切需要加以規范和發展完善。
中歐班列常態運行,“中歐+”朋友圈版圖持續擴展
自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駛出國門一直到去年年底,我國累計開行了中歐班列2500多列,僅去年就開行1702列,同比增長109%。隆隆駛過的列車不僅喚醒了沉寂千年的絲綢之路,也讓“中歐+”跨境朋友圈的版圖持續擴大。在現行物資運輸成本和效率遠低于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步伐的背景下,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鐵路物流以其運力大、速度快、成本低、受天氣影響小等優勢,彌補了遠距離陸路運輸的短板,帶動了亞歐大陸的商品物資互通,因此深受國際物流市場追捧。

放眼國內,成都、重慶、鄭州、武漢、哈爾濱等區域核心城市,也借助中歐班列奔馳的契機,積極搶灘中歐市場,整合沿線周邊貨源,升級陸海空物流系統,致力于建設各領域交通樞紐和核心中轉站。特別是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成都,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市場和區域優勢,把中歐班列作為打造城市“交往圈”新名片,成功架起了成都與歐洲之間快捷暢通的亞歐物貿大陸橋,并打開了歐洲進駐西部中國的經濟大門。
專業展會強勢助攻,成都為打造歐亞物流交往圈完善規范,撰寫未來
作為新絲綢之路連通歐洲和泛亞的樞紐節點,成都對于打造立體式國際化物流體系向來不遺余力。今年的6月28-30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新一屆物流展將成為成都拓展國際國內物流網絡,打造“服務西部、輻射全國、影響全球”國際物流樞紐的有機組成和重要載體。
作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專業程度最高的物流行業展會,第十七屆成都物流展除了鎖定西南區物流與運輸市場,更借助中歐班列聯通整個歐亞,覆蓋物流服務、海陸空貨運、物流專用車輛及裝備、物流信息技術、物流地產、物流金融、生鮮配送等物貿全產業鏈。目前,隸屬中歐班列布局和銜接的一些國家,如德國、拉脫維亞的幾大重要港口杜伊斯堡港、里加港、文茨皮爾斯港等均確認展位并積極組團參觀參展。大牌國際展團攜創新成果強勢入駐,將極大提升第十七屆成都國際物流展在行業的統治力,對引領行業趨勢、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打造西部旗艦級物貿平臺,國際展商積極挺進物流展
在眾多國際展商中,距離我國最近的歐洲不凍港里加港確認參展無疑極大地提振了展會人氣。當前,里加港與拉脫維亞其他兩個港口積極為中歐鐵路開辟最大的鐵路和海港聯運提供契機,并為中歐鐵路直通北歐三國、荷蘭安特衛普港、阿姆斯特丹港、漢堡港、英國伯明翰港等大西洋港口提供快捷通道,直接縮短陸路運輸將近3000公里。借助拉脫維亞展商參展契機,國內外多產業版塊資源在高效整合基礎上,可以搭乘中國經濟發展“便車”,共贏同享經濟紅利。

與此同時,世界第一大河運港口、鐵路運輸樞紐港杜伊斯堡港確認參展。除了杜伊斯堡市組織陣容強大的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團,進一步擴大中歐鐵路合作力度外,杜伊斯堡市重點項目中歐商貿城也將入駐參展,這是杜伊斯堡為了承接中歐鐵路而興建的歐洲商品輸華和中國商品輸歐的樞紐設施,對于促成中歐鐵路貿易交流的空前盛況和推動經濟向利好方向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栽下梧桐樹,必引鳳凰來,依靠多式聯運著力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成都,將緊緊把握一年一度舉辦國際物流展的機會,召集全球優質展商,聚集物流領域細化市場,為供需雙方提供一個交流和貿易的優質平臺,最終將促進物流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7年6月28-30日,相約成都國際物流展,共劃歐亞物流新藍圖。
點擊訪問展會官網:www.transportlogisticexp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