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安裝的系統絕大多數不能運轉的原因很可能歸咎于粗心或安裝時操作不當。下述操作指南系統地涉及了必須考慮的要點,并有助于安裝或維修人員進行每一步安裝時避免錯誤操作。
這些操作指南具有普遍性。主要是針對于現場安裝和使用2馬力或更大功率的壓縮機系統。但是本操作指南幾乎可適用任何類型的現場安裝系統,而所采用的步驟可視具體安裝情況而定。
設計及運用
壓縮機選擇的位置應有良好的通風,即使是使用相隔很遠的冷凝器也得如此。因為壓縮機電機和排氣會釋放出熱量。風冷的壓縮機必須供有強制對流循環空氣以進行強制冷卻。
風冷冷凝器必須安裝在能確保有足夠空氣來冷凝的地方。必須特別小心以免空氣從一個冷凝器再循環至另一個冷凝器。
水冷機組必須供有足夠的水來達到要求的冷凝溫度。為了避免在冷卻塔和蒸發式冷凝器中聚集雜質﹑霉菌和水垢,必須按每馬力每小時2加侖(約7.5升)的比例從排水管中連續排出污水,并連續不斷地補充新鮮水。
機組和壓縮機必須保持水平,確保一定的潤滑。吸氣管的大小必須使油有適當的回流速度。
電氣安裝
電源的容量﹑電壓﹑頻率及相數必須與壓縮機標牌相同。必須按國家電力法則或其它當地運用的法則連接。
檢查確保做到:
A.線徑能承受相應負載。
B.選用壓縮機適用的熔斷器(參考谷輪電氣手冊)。
C.使用谷輪認可的磁性啟動器,接觸器和電機保護裝置。
D.使用油壓安全控制裝置,動作準確。
E.風機或水泵的旋轉方向及速度。
F.電氣線路是否無接地線或無控制器。
制冷管道的安裝
在安裝前應格外仔細,確保制冷管道清潔和干燥。應采取以下步驟:
A.除濕過的壓縮機或過濾干燥裝置暴露于大氣中的時間應盡可能短(建議最多為一至二分鐘)。
B.只使用制冷專用銅管,并密封以防止污染。水管經常含有石蠟及其它引起故障的污染物。
C.建議在所有現場安裝系統中,使用永久性的吸氣管干燥過濾器和液管干燥過濾器。
D.吸氣管道應向壓縮機方向每10英寸傾斜1/2英寸。
E.應在每個吸氣上升管底部安裝適宜的P型集油彎管,以增大向壓縮機的回油。
F.在制冷管道釬焊時,管道內應充入低壓的惰性氣體以防管壁氧化和積垢,最好采用干燥氮氣。
G.在吸氣和液體管道上只使用合適的銀焊合金或95/5焊料,而在排氣管道上只使用高溫銀焊合金釬焊。
H.為避免損壞減震接管的內部接頭,在與該避震管連接處,應用EAST- FLO之類,熔點為900F至1200F的銀焊合金釬焊。
I.焊膏或焊劑用量要盡量限制以防止內部焊接點的污染。焊劑只能加在接頭的凸部,決不能加在其凹部。在釬焊后用濕布拭去多余焊劑。
J.如果在吸氣或排氣管道上安裝減震器,必須按廠方要求操作。如果用谷輪Copelametic半封閉電機壓縮機,最佳位置應是與曲軸平行安裝,并盡可能與壓縮機靠近。如果減震器的接頭是密封的,可以防止凝水凍結而損壞其波紋接頭,則此類減震器可以垂直安裝。建議用軟焊料填充接口處作為一種密封手段。與曲軸成直角水平安裝是不可取的。因為壓縮機運動造的應力,可能損壞波紋管和制冷管道。
K.需要二只抽真空閥,一只裝在吸氣管道上,另一只安裝在儲液器附近的液體管道上。
L.在所有管道連接好以后,必須對整個系統進行檢漏。用制冷劑和干燥氮氣或干二氧化碳,將整個系統加壓至,壓力不超過175磅/寸2(PSIG)(約12.3kg/cm2)進行檢漏。最好使用電子測漏儀,因為它對微小的泄漏有較高的靈敏度。在注入制冷劑以前,系統應抽空至1磅/寸2絕對壓強(PSIA)(約0.07kg/cm2)或更低并密封放置12小時,以此作為對系統的進一步檢漏。空氣稍有滲入,系統真空讀數便會降低。如果發現空氣泄漏,整個系統應再次進行檢漏和修補,作為合格的安裝,系統必須緊密不漏氣。
M.在最后一次檢漏后,暴露在高溫環境中的制冷管道應有隔熱層保護以降低吸熱和防止液體管道內產生閃發氣體。吸氣管道如果是暴露的,也應該有隔熱層保護,以防止結凝水。
管道安裝
良好操作須做到以下幾點:
A.管道應傾斜布置,使其足以用重力作用排除凝水﹑除霜或清潔時形成的污水。
B.全部管件連接要按當地管件作業法進行。
C.制冷裝置上的凝水管須通過存水彎接到敞開的排水處。如果是水冷式系統,決不允許凝水管道直接連接于下水道管上。
D.水管大小應是以在最低供水壓力時能提供要求的流量。
E.控制裝置比如:電磁閥,調節閥或可能引起液力氣沖擊的手動閥應裝有直管和氣袋,以吸收這類沖擊。電力控制閥或者水壓控制閥應安裝在水源和冷凝器入口之間—決不能裝在冷凝器和排水管之間。如果供水壓力過大,應使用減壓閥,因為供水閥所允許的工作壓力通常為150PSIG,壓力高于此值也會對冷凝器造成損害。
F.必須檢查水泵性能及運轉方向。
G.檢查漏水情況。
抽真空
應將好的高真空泵用銅管或高真空軟管(內徑至少為1/4″)連接于高低壓部位的抽真空閥。如果壓縮機有檢修閥(吸排氣閥),它們應保持關閉狀態。在系統中應裝上以微米汞柱為單位的高真空表。
在真空表接頭和真空泵之間應裝有截止閥,以便在抽真空后能檢測系統的壓力。當真空泵連接于系統時,在關閉截止閥之前不要關掉真空泵。真空泵應能抽到1500微米汞柱—此刻應該通過干燥裝置向系中加入些制冷劑來破壞真空狀態,直至系統壓力超過“0”PSIG。
然后再次重復此步驟。
打開壓縮機檢修閥(如果有的話),并將整個系統抽真空至500微米汞柱。
用制冷劑來將壓力提高至2PSIG,并關掉真空泵。
當系統處于高真空下時無論如何不要啟動和運行壓縮機,否則會因電機腔內空氣的介電強度的降低而導致電機線圈的嚴重損壞。
檢查與啟動
安裝完畢后,在系統投入運轉前,要注意以下幾點:
A.檢查電氣接線,缺保它們全部緊固。
B.在起動前觀察壓縮機的油位,油位應在視鏡的中央或稍偏上處。只能使用SUNISO 3G或3GS壓縮機油。
C.拆除或松開電動壓縮機下的運輸托架,確保安裝在壓縮機底腳彈簧上的螺母沒有觸到壓縮機底腳。
D.檢查高壓和低壓控制器﹑水閥﹑壓力調節閥﹑油壓安全控制器以及其他安全控制裝置,如有必要予以調整。
E.檢查溫控器是否正常工作。
F.最好有合適的標記或其他手段來表明系統中使用的制冷劑。
G.根據壓縮機電氣合蓋上的接線圖接線。
H.以定量法注入系統制冷劑,使注入系統的制冷劑量精確無誤。如果必須通過壓縮機吸氣側將制冷劑注入系統內,則只能以氣態注入;液態制冷劑必須在壓縮機的高壓側注入。
I.在充注前和充注過程中,觀察系統壓力。在系統制冷劑不足時不要加油,除非油位處于極低的情況下。
J.繼續充注直至系統有足夠的制冷劑正常運行。不要充注過量,記住在視鏡上的氣泡可能是由于流體阻力或制冷劑短缺引起的。
K.在整個系統沒有達到正常運轉狀態并且油量沒有保持在視鏡中央時不要讓裝置處于無人照看的狀態。
運轉檢查
在系統充注并在正常條件下無故障運轉至少2小時后,可在自動控制條件下運轉一整夜,然后按下面步驟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
A.檢查壓縮機汽缸排氣和吸氣壓力,如其不在系統設計范圍內,查明原因并采取糾正措施。
B.檢查液管路和膨脹閥的工作情況,如果有跡象表明需要更多的制冷劑,那么對所有連接處和系統元件進行檢漏,在加制冷劑前,修補好泄露處。
C.觀察壓縮機的曲軸箱油位,如有需要,加油至視鏡的中央處。
D.檢查熱力膨脹閥的過熱度設定值,其溫包必須與吸氣管充分接觸,閥的過熱度設定過高,制冷效果差,并會導致回油不良。過熱度設定過低,則會引起制冷量降低和制冷劑回流并使壓縮機軸承損壞。必須防止液態制冷劑流進曲軸箱內,如果系統正常運轉時無法得到合適的控制,則必須在緊靠壓縮機前的吸氣管上安裝一個氣液分離器,來防止液態制冷劑進入壓縮機。
E.使用合適的儀器仔細檢查壓縮機接線端的電壓和電流值,電壓誤差必須限制在壓縮機銘牌規定值的正負10%以內。若發現電壓過高或過低,請通知電力公司。正常的電流不應該超過銘牌額定電流的120%。若出現電流過大,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糾正措施。在三相電動壓縮機上,檢查每相的負載是否都平衡。
F.對風冷冷凝器﹑蒸發器等所用的全部風機,應檢查轉動方向是否正確。要檢查風機電機的安裝是否緊固和對中情況,如果使用皮帶傳動,檢查皮帶的張緊度,電機如果需要潤滑,應注入潤滑油。
G.谷輪冷凝機組上的高壓控制器所容許的最大設定值如下:
R12,R22或R502
風冷:295psig(約20kg/cm2) 395psig(約27.5kg/cm2)
水冷:295psig(約20kg/cm2) 295psig(約20kg/cm2)
檢查如下:在風冷系統中,可關掉風機電動機或者堵住冷凝器空氣進口;在水冷系統中應切斷供水。觀察高壓表的斷開點。重新檢查所有的安全和操作控制器是否正常運轉,如有必要予以調整。
H.檢查除霜控制器的除霜起點和終點,測定除霜延續時間。如果曲軸箱使用加熱器檢查該加熱器。
I.檢查冬季排氣壓力控制器的壓力設定值。
J.檢查曲軸箱壓力調節閥的設定值是否合適。
K.調整水冷系統的水閥,以保持所需要的冷凝溫度。檢查水泵運轉是否正常。
L.檢查是否有安裝說明卡和控制系統線路圖,以供使用主管或業主參考。
壓縮機的日常維護檢查
建議按以下進行檢查記錄,以便于進行日常維護工作。
A.壓縮機制造廠家,型號和出廠序號。
B.設備制造廠家,型號和出廠序號。
C.設計工作溫度。
D.型號及出廠序號(若為整體式冷凝機組)。
E.如為遠置式冷凝器,其型式﹑制造廠家﹑型號和電機數據。
F.制冷劑及充注量。
G.電源,電壓,頻率,相數及電線線徑。
H.控制電路,電壓,熔斷器大小。
I.接觸器或啟動器廠家,型號,規格,零件號。
J.壓縮機電機保護裝置,類型,規格,零件號。
K.電容器,繼電器和其他電子元件數。
L.壓力控制器,類型,規格,型號的設值。
M.壓縮機制造廠家,型號和出廠序號。
N.油壓控制器,類型,型號。
O.融霜控制器,類型,型號,廠家和設定值。
P.各種系統制冷元件的數據。
Q.制冷系統管路圖。
R.所有壓力控制器,調節設備和安全裝置的設定值。
壓縮機故障診斷
大多數壓縮機是系統的問題造成的,必須將它們排除以防故障再次發生。當壓縮機發生故障后,對其進行檢查,可發現系統問題的癥狀,將其排除將有助于避免今后再次發生。
液擊
﹒閥片,連桿或曲軸損壞 ﹒墊圈損壞
﹒排氣閥片升程限制器固定螺栓松動或損壞
這是由于在汽缸內壓縮液體時會產生液擊。液體可以是制冷劑或油,但更可能是兩者的混合物。停機時回氣冷卻型壓縮機中的制冷劑遷移和空氣冷卻型壓縮機的回液都會造成液擊。
排除:1.選用合適的壓縮機及保證有足夠過熱度。
2.通過氣液分離器防止液體(特別是油)不受控制地進入壓縮機。
3.保證壓縮機處于溫暖的環境中或使用自動抽空循環。
4.糾正不正常的低負荷工況。
制冷劑沖刷
﹒連桿或軸承磨損 ﹒在下端活塞或汽缸磨損
﹒曲軸或油泵磨損 ﹒頂軸承和曲軸擦傷
這是由于制冷劑沖刷掉摩擦表面的油膜。停機時飽和制冷劑遷移至曲軸箱。壓縮機啟動時產生泡沫,它們被泵至軸承面沖洗其表面的油膜,而這層油膜是保證潤滑所必須的。過分的制冷劑遷移會導致液擊。
排除:1.保證壓縮機處于溫暖的環境中或使用自動抽空循環。
2.檢查曲軸箱加熱運行情況。
制冷劑液體稀釋潤滑油
﹒轉子磨損定子造成短路 ﹒軸承磨損 ﹒曲軸擦傷
﹒連桿擦傷或/和斷裂 ﹒油泵磨損
這是由于在運行過程中液態制冷劑流回壓縮機,油被稀釋,這可能還足夠來潤滑油泵和端軸承,但至曲軸時就沒有足夠的油來潤滑連桿和主軸承。這將導致轉子和定子之間產生摩擦,造成短路。
排除:1.選用合適的壓縮機及保證蒸發器有足夠的過熱度。
2.如有必要,利用氣液分離器防止液體不受控制地進入壓縮機。
3.糾正不正常的低負荷工況。
4.檢查除霜循環。
5.檢查熱力膨脹閥是否選擇過大。
排熱溫度過高
﹒閥板褪色(無法擦去) ﹒閥片過熱或燒損 ﹒汽缸磨損
﹒活塞環和活塞磨損 ﹒連桿,軸承和曲軸擦傷
﹒定子燒損產生斑點
這是由于壓縮機機頭和汽缸溫度過高使得潤滑油喪失了潤滑能力。
排除:1.高壓縮比:檢查低吸氣壓力和高排氣壓力情況,低負荷情況及蒸發器是否有問題。
2.檢查低壓保護設置。
3.檢查冷凝器是否臟,冷凝風機是否損壞及周圍環境溫度。
4.檢查流過壓縮機的氣流是否充足。
缺油
﹒軸承擦傷 ﹒連桿損壞
﹒曲軸箱內油位過低 ﹒曲軸擦傷
這是由于曲軸箱內沒有足夠的油來潤滑運動部件。
排除:1.檢查油壓保護開關。
2.檢查管徑和油陷阱。
3.檢查除霜是否正常。
4.糾正不正常的低負荷工況。
5.排除短循環。
電氣
﹒有許多電機故障是由于機械和潤滑產生問題造成的,另有許多故障是因為外部電氣部件失靈造成的。
﹒大范圍或均勻的燒損 ﹒整個繞組有均勻的過熱現象或燒損
排除:1.低電壓
2.壓縮機頻繁開停。
3.電機冷卻不夠。
4.電壓不平衡。
單相燒損
﹒三相電機的兩相過熱或燒損。
這是由于未燒損相無電流通過而另兩相過載。
排除:1.換接觸器。
2.檢查壓縮機的端子連接。
3.檢查電壓平衡。
4.檢查損壞的保險絲。
單相一半繞組燒損
﹒在有兩個接觸器的部分繞組起動系統中有部分電機繞組出現缺相時會出現該情況。
排除:1.檢查兩個接觸器,其中一個可能有問題。
2.檢查計時器時間延遲是否正確。
啟動繞組燒損
﹒單相電機中僅啟動繞組燒損是由于有過量的電流流過啟動繞組。
排除:1.檢查C,S和R的線圈。
2.檢查啟動電容和/或啟動繼電器。
3.檢查壓縮機的過載。
運行繞組燒損
﹒單相電機中僅運行繞組燒損。
排除:1.檢查繼電器。
2.檢查運行電容。
單相燒損
﹒這種情況下僅單相燒損,其他兩相完好。這使得在Δ至Y型或Y至Δ型轉換中失去一相。
排除:檢查變壓器電壓輸入與輸出是否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