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面米制品新國標擬將“金葡菌不得檢出”改為有限量,每克生制食品中檢出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至10000個之間,都為合格產品。
思念水餃被檢出金葡菌后,不少人很驚訝,不過還有更令人驚訝的。24日,思念水餃濟南經銷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按照現行標準,被檢出金葡菌的水餃不合格,但符合即將實施的新國標。記者了解到,不僅水餃,很多產品的國標也是越改越“低”。
經銷商:問題水餃“下月就達標了”
10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對流通領域食品抽檢中發現18個不合格樣本,其中標稱“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思念”牌三鮮水餃,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據了解,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高致病菌,按照我國現行食品安全相關規定,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食品安全檢查中為不得檢出物質。
思念水餃在濟南的唯一經銷商——— 濟南品食客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王女士24日表示,下個月,國家相關新標準或將實施,按照這個標準,被檢出有問題的水餃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是達標的。
王女士所稱的新標準是指衛生部今年9月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制品(征求意見稿)》。根據該稿,每克生制品中檢出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至10000個之間,都為合格產品。
不少國標越改越“低”
“按照現行標準不合格,按照修改的未來標準就合格了,這不是‘前緊后松’,越改越低了嗎?”市民翟女士對此很不理解。事實上,產品標準越改越“低”的還有很多。
日前,哈爾濱工商局根據1988年和1992年的標準認定81個型號的蘇泊爾不銹鋼制品錳含量超標,鉻鎳含量不達標準,對人體健康不利。對此,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表示,衛生部2010年對相關標準進行了修訂,修訂版去年已在網上公示。如果依據修訂版的標準,蘇泊爾相關產品是合格的。
2010年6月,生乳新國標生效實施,新國標在生乳“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上因“太寬松”也曾遭到質疑。據了解,2010年以前,我國生乳收購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不超過50萬個,蛋白質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新國標將每毫升細菌總數提高到200萬個,蛋白質最低含量下調至2.8克。新國標中蛋白質含量低于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4倍后,是美國、歐盟標準10萬個的20倍。這一標準被稱為“世界最低,全球最差”。
消費者:國家標準不能“削足適履”
涉及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為什么越改越“低”呢?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標準都是由行業領軍企業制定的。以生乳新國標為例,據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2010年調整時,曾征求地方奶協和專家的意見,但提出的意見95%都沒被采納。他認為,中國奶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
市民蘇先生說,企業希望通過修改標準使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無可厚非,但標準不能隨著企業的意愿來制定。隨著科技發展和生產技術提高,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發達國家會經常性地對食品安全標準進行調整,如增設項目、提高標準等,而在國內,個別標準卻越改越低,讓人費解。
市民王先生認為,標準修改不應該過多顧及企業的利益,“削足適履”,它更應該體現大多數人的利益,越來越嚴格,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
思念水餃至今未查出菌源
時報10月24日訊 (記者劉彪)思念三鮮水餃被檢出致病菌后,很多人都在納悶,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24日,記者從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獲悉,他們從今年6月份開始排查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至今未有結論。
近日不斷有讀者致電本報“消費幫辦”熱線,詢問思念水餃出問題后還能不能繼續吃。記者查詢北京工商局網站,發現檢出問題的三鮮水餃批次為“20110628106A”,系2011年6月份生產,該批次產品一共350件(每件20袋),產品型號為鮮水餃。
鄭州思念公司公關部有關負責人朱女士24日告訴記者,查出問題的水餃只有一個批次,其他批次經檢驗合格,可以放心食用。
朱女士表示,問題發現于6月份,當時他們就聯合有關政府部門,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查詢導致水餃遭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原因,至今沒有結論,目前公司仍在尋找致菌源。
來源:《濟南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