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疾病的生態預防是“治本”,而積極、正確、科學地利用藥物治療魚病則是“治標”,本著“標本兼治”的原則,對龍魚疾病進行有效治療,是降低或延緩魚病的蔓延、減少損失的必要措施。
1、龍魚疾病治療的總體原則
“隨時檢測、及早發現、科學診斷、正確用藥、積極治療、標本兼治”是龍魚疾病治療的總體原則。
2、龍魚疾病的具體治療原則
(1)先水后魚
“治病先治鰓,治鰓先治水”,對龍魚而言,鰓比心臟更重要,各種鰓病是引起龍魚死亡的最重要病害之一。鰓不僅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重要場所,也是鈣、鉀、鈉等離子及氨、尿素排泄物的交換場所。因此,只有盡快地治療鰓病,改善其呼吸代謝功能,才能有利于防病治病。而水環境中的氨、亞硝酸鹽及水體過酸或過堿的變化,都直接影響鰓組織,并影響呼吸和代謝,因此,必須先控制好生態環境,加速水體的代謝。
(2)先外后內
先治理體外環境,包括水體與龍魚體表,然后才是體內即內臟疾病的治療,也就是“先治表、后治本”。先治療各種體表疾病,這也是相對容易治療的疾病,然后再通過注射、給藥餌等方法來治療內臟器官疾病。
(3)先蟲后菌
寄生蟲尤其是大型寄生蟲,對龍魚體表具有巨大的破壞能力,而傷口正是細菌入侵感染的途徑,并由此產生各種并發癥,所以防治蟲害就成為魚病防治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