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天氣時晴時陰,晴時艷陽高照,氣溫升高,雨時濕悶,給人以悶熱的感覺。由于天氣變化頻繁,導致霉菌滋生。同時,隨天氣變化影響,大量的霉菌從地面升入空中摻和在空氣當中。空氣中攜帶的霉菌又隨雨水的滴落,回到水源或養殖池中,給金魚造成發病的潛在危機。除此之外,雨水多,水文因子變化較大,pH值穩定性差,還有受氣溫條件的影響,寄生蟲大量繁殖造成金魚發病死亡,給生產者帶來損失。因此,梅雨季節,金魚養殖要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1、注重調節pH值。由于梅季雨水多、pH值變化較大,因此,除了經常性地測試pH值外,水源的水質調控非常重要,特別是利用外河水源、池塘水源和地下水養殖的,更要注意pH值的變化,如變化較大,應及時采取措施,施用生石灰調節水質,使pH保持在7—8之間的正常范圍。
2、注重環境消毒。水源周邊因常年受枯草、樹葉腐爛等的影響,是霉菌等病菌繁殖滋生的溫床,而梅季因氣候條件適宜病菌繁殖滋生,導致水源周邊環境進一步惡化,同時,梅季雨水多、雨量大,隨著雨水大量病菌流入養殖水源。因此,周邊環境要定期進行清理和消毒。可用漂白粉、敵百蟲、高錳酸鉀以及防治霉菌滋生的藥物噴灑水源周邊環境。如有條件,也可以構筑“防護墻”,阻隔帶病菌水源的流入,這樣至少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3、及時套水換水。梅季因時晴時雨,空氣中攜帶霉菌,因此,大雨后,養殖池應當及時換水,以防霉菌侵害魚體引發魚病。
4、防止夜間浮頭。梅季天氣悶熱,除控制水質外,要防止夜間浮頭,目前金魚正處幼魚階段,如夜間浮頭,即使未發生死魚情況,幼魚很容易患白頭白嘴病,給養殖生產帶來損失。因此,夜間一定要開增氧機增氧。其次金魚幼魚階段貪食,經常啄食池底池壁,故池底池壁要保持清潔,不留污垢。
5、切忌投喂霉變飼料。養殖池及工具也要定期進行藥物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注重疾病預防。平時用3%食鹽、2%醫用小蘇打混合對魚進行藥浴,防止水霉病滋生蔓延。另外,也可用高錳酸鉀、硫酸銅、硫酸亞鐵等藥物對魚進行藥浴,以防其它寄生蟲病的發生。
7、勤觀察。發現金魚攝食情況不佳,或者有魚離群沿池邊緩游,要及時進行檢查是否得病,對病魚要及時隔離單養治療,對死魚要深埋,切忌亂丟。
出處:邗江區水產指導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