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上周五,證監會網站公告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開展粳稻、晚秈稻期貨交易已獲批。而鄭商所也隨后公布了《關于粳稻期貨合約及細則征求意見的通告》,公開征求意見的截止時間則為本周五(25日)。
且由于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上周五剛上市鐵礦石期貨,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下月初掛牌的鄭商所粳稻期貨很可能領先大商所稍早獲證監會批準上市的雞蛋期貨,而成為今年國內首個掛牌的“三農”期貨品種。
根據鄭商所上周五公布的粳稻期貨合約(草案)及設計說明,作為稻谷中商品率最高且事關保障國家主糧安全及農民增收的粳稻,其期貨合約的關鍵條款包括:交易單位20噸/手;最小變動價位1元/噸;漲跌停板與保證金分別為±4%漲跌停板對5%保證金;合約交割月份為離散的11月、1月、3月、5月、7月、9月;以《稻谷國標》規定的質量等級作為基準交割品。且該合約的各項條款設計,與鄭商所已上市的早秈稻、強麥期貨基本保持一致。
鄭商所稱,2009年掛牌的早秈稻期貨日益成為早秈稻經營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有力工具,但由于早秈稻品種特性、市場規模、地域分布、運行規律與粳稻品種存在一定差異,價格相關度偏低,導致粳稻經營企業無法有效利用早秈稻期貨進行風險管理。而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統計,2012年占稻谷產量32%且商品率約60%的粳稻流通市值約1160億元。
也因此,服務“三農”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稻谷期貨市場體系而上市粳稻期貨的呼聲,于近期高漲。不過,有意思的是,與粳稻期貨同時獲證監會批準上市的晚秈稻期貨,卻未見鄭商所同步公告該期貨合約的征求意見稿。
而據鄭商所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急迫性不如粳稻期貨的晚秈稻期貨,可以在明年隨時掛牌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