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現代商業競爭的發展,不斷地改變著傳統倉庫的角色,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倉庫不再被看作僅僅是一個貨物貯存地,它現在是一個分銷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是將貨物轉到消費者、將零部件轉到制造廠的通道。過去,人們不了解這條通道隱藏了多少效率和利益,或者因為環境的局限,對它所蘊含的功能熟視無睹;到了今天,企業間激烈的競爭已不允許經營者輕易放棄任何增加效能的機會,倉庫管理成了供應鏈管理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倉庫管理系統(WMS)風行歐美發達國家
倉庫管理的目標在于貨物高效率的移動和庫存的控制。一項由"倉庫教育和研究協會"做出的研究表明,最好的倉庫運行機制可以獲得99.9%的訂單準確率和99.2%的準時出貨率,"零誤差"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目標。倉庫管理有以下幾個功能: 保管功能:保管是倉庫的主要內容之一,保管成品可以使商品創造時間效益,同時也穩定商品價格;而原材料的保管則為生產線提供了安全保障。
包裝功能:
包裝一般分兩大類,即商品包裝和運輸包裝。商品包裝是為了美化商品、利于零售,商品包裝的多樣化、小包裝已是現代商品發展的趨勢;運輸包裝是為了經濟地無損失地運輸、裝卸和提高保管效率而實施的包裝。
揀選分類功能:
商品在倉庫保管時,一般按商品的種類、規格的不同分區存放;但在配送前,商品需按用戶的不同進行分類暫存后裝車、分送。
流通加工功能:
高效率的運輸裝卸一般要大的包裝形式,但流通部門或零售商一般需要小的包裝,為解決這一矛盾,有的倉庫還增加了流通加工功能,對商品進行尺寸、數量和包裝形式的加工。
運送功能:
倉庫需在其服務范圍內按時按量、迅速地將商品送往各個用戶,這就需要配備相應的運輸設備及裝卸設備,這是良好服務的重要保證之一。
信息管理功能:
為了及時地向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管理功能必不可少。
隨著工業及科技技術的進步,物流的作業方式可分為四個階段:人力時代、機械化的時代、自動化時代、一體化整合時代。人力時代以人力或獸力來搬運貨品,平面堆棧為主,并設有簡易的儲存貨架,而其它作業則由人工手寫的表格、看板、卡片、帳冊等憑人的記憶及工作經驗來管制存貨量。進入機械化時代則搬運設備改為輸送機、叉車等,使用備有簡單馬達的機器設備,其中儲存的設備包括托板架、旋轉料架,并以打字機、復寫紙、打孔機做存貨計錄工具。自動化時代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電腦為記錄工具,使用無人自動輸送設備、自動倉儲、自動疊棧設備、自動旋轉料架等,而采用自動分類、自動識別等方式并結合電腦來作存貨管制。整合化時代始於80年代,倉儲普遍采用電腦終端機做為作業資料輸出入工具,利用電腦網絡、硬體設備等以及自動輸送設備、工作站、自動倉儲、自動揀貨系統、無人送料設備等做系統化、最佳化控制并降低倉儲成本。
當各項倉儲設備由機械化進入自動化階段時,由於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如自動倉儲、自動搬運系統、自動分類系統、自動揀貨設備等,使業務信息的處理量和處理速度成為系統運作的瓶頸,而無法有效應用與控制這些自動化設備。因此如何處理自動化設備輸出輸入資料及如何連接這些系統成為WMS的重要功能。一般說來,一個典型的WMS軟件具有以下功能:
技術
條碼打印、掃描
利用PowerBuilder開發設計
互聯網兼容
多種語言的RF系統
NT & UNIX數據庫服務器
在線幫助
實時RF&CRT交易處理
RF無線或紙質操作
標準界面
存儲和傳遞RF信息
客戶/服務器三層架構
用戶可配置的規則和表格
用戶定義的分類和篩選
窗口、區域和RF口令保護
匹配2000年設置
收貨
任務計劃安排
ASN/預期收貨
接收重量收貨
可配置的收貨類型
駁運
保留和例外情況
區域、保質期和日期代碼追蹤
托盤和貨箱編碼
收貨容許誤差量
退貨處理程序
序列號追蹤
計劃外收貨
倉庫管理
可配置的存儲規則
系統指令存儲和人工存儲
總體庫位維護
多個倉庫
工作區域計劃
隨機的、劃區的以及指定的庫位
分段運輸和中間庫位
存儲容量優化
庫區管理
訂單管理
ASN/EDI詳細資料
批量揀選
貨箱優化/尺寸建議
創建標簽和文檔
可配置的訂單類型
可配置的揀選規則
動態揀選跟蹤
成套工具支持
訂貨裝運及揀選分裝
揀選和訂單狀況查詢
按批次、保留類型和存貨類型揀選
通過RF無線終端、標簽和揀選單揀選
每撥訂單和每次揀選的計劃
補貨
自動補貨
可配置的補貨規則
最小/最優/最大容量
基于訂單/需求的補貨
支持庫位指定
追蹤倉庫和庫位類型容量
用戶要求的補貨
庫存管理
更改存貨定單
顏色/尺寸/樣式追蹤(服裝業)
體積/重量追蹤
循環盤點
總體容量維護
保留及預訂
存貨類型
存貨時令因素和周轉率
多個存貨所有者
多個貨品配置結構
每托盤、貨箱、庫位儲存多SKU
托盤/貨箱/存貨內容追蹤
追蹤非庫存項目
操作管理
動態系統指令工作
例外情況的處理
歷史交易審查追蹤
勞力資源計劃和評估
人工否決功能
優化工作路線
業績報表
用戶域工作指令
工作任務優先級
裝運
生成提單
生成裝運標簽
托盤或地面裝載
預先備貨及直接裝運
打印裝箱單
RF指令貨車裝載
車隊調度維護
技術的革新,網絡的應用,催生了WMS的騰空出世。要有效地管理倉庫業務,信息技術是基礎;利用無線倉庫實時管理系統來發展倉庫管理戰略,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貨物流動的詳細信息。
在歐美發達國家,倉庫管理系統已不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成功的經驗表明,WMS是低風險、高回報的選擇,其投資回收期通常不超過一年半,有的甚至在一年之內。也正因此,WMS受到世人的青睞,大量應用于財富500強企業中;其應用行業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包括制藥業、食品工業、印刷廠、時裝服飾業、出版業、公共倉庫管理、硬件制造、電子、公用事業和電訊業等。
二、RFDC無線掃描系統--WMS系統的先鋒
WMS融合了最新科技,采用先進的條碼掃描和無線網絡技術,90%以上的用戶操作都通過無線系統來完成,最大限度地在工作場地就地、實時、快速、準確地輸入、查詢和更新系統數據,并且采用高效的客戶/服務器方式和本地數據檢驗,使得系統響應十分快速。系統的管理工作通過臺式PC機來完成,用戶可以管理指定堆放區域、上架/取貨優先原則、補貨原則等的設置,并通過臺式PC編排收貨計劃、取貨計劃、裝運計劃等的操作。系統提供批處理或直接連接的方式和外部主機系統交換數據。由于有完整的數據接口,避免了不必要的數據重復輸入和因此而造成的錯誤,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通常,WMS系統包括軟件、計算機硬件、RF設備及其它外圍設備。其中,RF設備(主要包括無線手持/車載終端、掃描器)發揮的樞紐作用便是數據采集和系統指令的傳達,堪稱WMS的先鋒。RF無線擴頻技術是將無線電信號擴展到一個很寬的頻帶上,以達到高速數據傳輸和減少相互干擾的目的,起源于二次大戰軍事通訊,1985年起進入商業運用。RF設備以其獨有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實施的簡單性滿足了當今制造業面臨的市場快速變幻的巨大挑戰;采用無線掃描終端不但可消除排線帶來施工復雜、可靠性差、不利于調整工位等缺陷,而且可以把質量監控、生產計劃、物流配送等統一到一個無線掃描平臺上。
在系統實際運行中,WMS通過無線終端實時向工人發出工作指令,系統隨時掌握倉庫工人當前所處的位置,以最經濟高效的方式,精確地指揮他們從一個庫位轉移到另一庫位。沒有徒勞的白費功夫;沒有不必要的游走或來回追蹤;也沒有無所事事閑置的叉車。另外,在WMS系統中,工人利用條形碼和條碼掃描器,可以輕松快捷地輸入收貨單、訂單并處理貨物的移動。絕大多數數據資料均即時登錄,杜絕了輸入錯誤。
WMS能否與企業的資源管理系統ERP實現無縫連接。這成為評價其功能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尤其是制造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或物流一體化管理的重要基礎。若無此基礎,企業是不能有效實施快速響應戰略QR或有效客戶響應ECR戰略的。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已經紛紛上馬ERP系統,必須在一開始就充分重視系統的整合,充分考慮wms的功能,以及RF設備在倉儲、配送、生產等方面的應用。著名的家電企業海爾集團已經邁出了成功的一步,在專業物流設計公司、RF供應商及SAP的努力下,RFDC不僅成功與SAP R/3系統無縫連接,用于零部件立體倉庫的管理,而且在生產及質量控制系統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驚人的效益。
三、WMS強大的系統功能,國內業者不可等閑視之
WMS擁有一系列豪華型的系統功能。其一,工作任務交叉。WMS在包含了倉庫所有工作任務的綜合性工作環境中指示任務交叉進行,例如,某區域內上架之后緊接著的下一工作步驟應該是取貨。結果呢? 作業效率大幅提高。指定用于上架、取貨和補貨的叉車幾乎無時不在運作。其二,分配工作的依據是任務優先級、工人及設備特點,倉庫每個區域的特點,任務與工人之間的銜接。只要您想讓工人做什么,就可以通過系統安排;工人接受的任務都是最為優先,離工人當前位置最近的。其結果是,降低穿梭時間,消除低效率的移動。其三, 指示最優儲存庫位,保存倉庫空間。WMS通過序列號、日期、庫區和貨箱等綜合數據追蹤貨物。利用這些信息,WMS指示工人上架、補貨、取貨,從而達到庫存在倉庫需求的基礎上以最理想的方式自動地周轉、合并。其四,實時、在線更新倉庫數據。當您作出重大決策前,需要查閱貨物可用性、收貨、上架、取貨、補貨、裝運、人力利用率等數據,您可以在系統內得到瞬時更新的正確無誤的信息。
毫無疑問,WMS為用戶帶來的核心效益是降低了倉庫營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實,實施WMS的企業都發現了其它更多的好處:
縮短了訂單處理時間,改善了客戶服務質量,從而增進與客戶的互動關系,無形中培育出新的銷售機會。
WMS讓你以少量的時間和人力去完成更多的訂單,其結果是,在減少費用的同時增加了銷售,一箭雙雕。
由于現有倉庫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可以不必投資建設或租賃新的倉庫。
由于倉庫工人減少,閑置下來的資產(如叉車)可以退回廠家或出售。
員工感覺上班更加輕松、更有成就感,工作積極性大為提高,生產效率隨之提高,人員流動情況減少。
于倉庫工作系統指令化,流程一目了然,因而培訓新員工的時間和培訓費用將大大降低;而且,經過培訓的員工入門后馬上接手工作,見效快。
……
WMS的成功,并不僅僅是國門外的故事。近年來,已有少數國內企業涉足并嘗到甜頭;而另外更多的企業,可能仍在尋覓倉庫解決方案,其實,WMS就在眼前,改變倉庫運作方式的機會就在眼前。相信隨著新經濟的持續深入,人們的思維模式不再局限于過去的定式,倉庫管理難題不再是企業家的心病,WMS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