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幫考網
為了與國際接軌,建立起高效、迅速的現代物流系統,海爾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統和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對企業進行流程改造。經過近兩年的實施,海爾的現代物流管理系統不僅很好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且將海爾的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了包含客戶和供應商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管理,極大地推動了海爾電子商務的發展。
需求分析
海爾集團認為,現代企業運作的驅動力只有一個:訂單。沒有訂單,現代企業就不可能運作。圍繞訂單而進行的采購、設計、制造、銷售等一系列工作,最重要的一個流程就是物流。離開物流的支持,企業的采購與制造、銷售等行為就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預知性。
建立高效、迅速的現代物流系統,才能建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海爾需要這樣的一套信息系統,使其能夠在物流方面一只手抓住用戶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球供應鏈。海爾實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現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速度,而海爾物流信息化建設需要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使供應鏈上的信息同步傳遞,能夠實現以速度取勝。
(2) 海爾物流需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能夠向客戶提供競爭對手所不能給予的增值服務,使海爾順利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變。
解決方案
海爾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和BBP系統,組建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統。
系統構成
1.ERP系統
海爾物流的ERP系統共包括五大模塊MM(物料管理)、PP(制造與計劃)、SD(銷售與定單管理)、FI/CO(財務管理與成本管理)。
ERP實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島”,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加快了對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如原來訂單由客戶下達傳遞到供應商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而且準確率低,實施ERP后訂單不但1天內完成“客戶—商流——工廠計劃——倉庫——采購——供應商”的過程,而且準確率極高。
另外,對于每筆收貨,掃描系統能夠自動檢驗采購訂單,防止暗箱收貨,而財務在收貨的同時自動生成入庫憑證,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記賬工作中解放出來,發揮出真正的財務管理與財務監督職能,而且效率與準確性大大提高。
2.BBP系統
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主要是建立了與供應商之間基于因特網的業務和信息協同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
(1) 通過平臺的業務協同功能,既可以通過因特網進行招投標,又可以通過因特網將所有與供應商相關的物流管理業務信息,如采購計劃、采購訂單、庫存信息、供應商供貨清單、配額以及采購價格和計劃交貨時間等發布給供應商,使供應商可以足不出戶就全面了解與自己相關的物流管理信息(根據采購計劃備貨,根據采購訂單送貨等等)。
(2) 對于非業務信息的協同,SAP使用構架于BBP采購平臺上的信息中心為海爾與供應商之間進行溝通交互和反饋提供集成環境。信息中心利用瀏覽器和互聯網作為中介整合了海爾過去通過紙張、傳真、電話和電子郵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實現了非業務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網上發布。
“一流三網”
實施和完善后的海爾物流管理系統,可以用“一流三網”來概括。這充分體現了現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指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三網”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
整個系統圍繞訂單信息流這一中心,將海爾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整合之后的物流平臺使供應商和客戶、企業內部信息網絡這“三網”同時開始執行,同步運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經驗總結
(1) 海爾選擇了SAP/R3成熟的ERP系統,而不是請軟件公司根據海爾物流的現狀進行開發,主要目的是借助于成熟的先進流程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2)實施“一把手”工程與全員參與,有效推進信息系統的執行。
海爾物流所有信息化的建設均是基于流程的優化,提高對客戶的響應速度來進行的,所以應用面涉及海爾物流內部與外部很多部門,有時打破舊的管理辦法,推行新流程的阻力非常巨大。海爾物流的信息化建設一直是部門一把手親自抓的工作,親自抓,親自在現場發現問題,親自推動,保證了信息化實施的效果。如在ERP上線初期,BOM與數據不準確是困擾系統正常運轉的瓶頸,它牽扯到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與長期工作習慣的改變,物流推進本部部長發現問題后,親自推動,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模式,不但提高了系統的執行率,而且規范并提升了企業的基礎管理(BOM的準確率、現場管理),保證了信息系統的作用的發揮。
(3) 培訓工作同步進行,保證信息系統的實施效果。
由于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原有的手工管理變為計算機操作,這對物流的基層工作者如保管員、司機、年紀較大的采購員均是挑戰。在實施ERP信息系統時,海爾物流開展了全員培訓,并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了嚴格的技能考試,考試通過后才能獲得上崗證書。物流信息中心也開通了內部培訓的網站,詳細介紹系統的基礎知識、業務操作指導書與對操作的問題進行答疑,這些均保證了信息化使用的效果。
該系統“通過業務流程的再造,建立現代物流”以及利用MYSAP.COM協同化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成功地將海爾的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客戶和供貨商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采購效率,大大降低了供應鏈的成本。
該系統是為訂單采購設計的,其結果使采購成本降低,庫存資金周轉從30天降低到12天,呆滯物資降低73.8%,庫存面積減少50%,節約資金7億元,同比減少67%。整合了2336家供貨商,優化為840家,提高了國際化大集團組成的供貨商的比例,達到71.3%。
系統是在基于SAP系統基礎上開發而成的,所開發的ERP和BBP(基于協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具有典型的企業標準化的特征,開發的系統覆蓋了集團原材料的集中采購、庫存和立體倉庫的管理、19個事業部的生產計劃、事業部原料配送、成品下線的原料消耗倒沖以及物流本部零部件采購公司的財務等業務,建立了海爾集團的內部標準供應鏈。
目前海爾已實現了即時采購、即時配送和即時分撥物流的同步流程。100%的采購訂單由網上下達,提高了勞動效率,以信息代替庫存商品。
海爾的物流系統不僅實現了“零庫存”、“零距離”和“零營運資本”,而且整合了內部,協同了供貨商,提高了企業效益和生產力,方便了使用者。
不足之處是,該案例介紹的流程分析和改造比較少。建議進一步將業務流程標準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標準的供應鏈物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