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學術論文網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生產、流通和消費模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傳統的物流方式向現代化邁進,信息技術在物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闡述物流信息技術的定義,進而敘述物流信息技術的構成,最后分析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
物流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各個作業環節中的綜合應用,是物流現代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重要標志。從物流數據自動識別與采集的條碼系統,到物流運輸設備的自動跟蹤;從企業資源的計劃優化到各企業、單位間的電子數據交換;從辦公自動化系統中的微型計算機、互聯網、各種終端設備等硬件到各種物流信息系統軟件都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可以說,物流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區別傳統物流的根本標志,也是物流技術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一、物流信息技術的構成
物流信息技術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都屬于信息技術范疇,只是因為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領域而使其在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現代信息技術一樣,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一)物流信息基礎技術。即有關元件、器件的制造技術,它是整個信息技術的基礎。例如,微電子技術、光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分子電子技術等。
(二)物流信息系統技術。即有關物流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控制的設備和系統的技術,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礎技術之上的,是整個信息技術的核心。其內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獲取技術、物流信息傳輸技術、物流信息處理技術及物流信息控制技術。
(三)物流信息應用技術。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統(MIS)技術、優化技術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技術而設計出的各種物流自動化設備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例如,自動化分揀與傳輸設備、自動導引車(AGV)、集裝箱自動裝卸設備、倉儲管理系統(WMS)、運輸管理系統(TMS)、配送優化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等。
(四)物流信息安全技術。即確保物流信息安全的技術,主要包括密碼技術、防火墻技術、病毒防治技術、身份鑒別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備份與恢復技術和數據庫安全技術等。
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國內外,各種物流信息應用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對企業的物流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EDI技術的應用。EDI(電子數據交換)簡單地說就是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之間,通過計算機和公共信息網絡,以電子化的方式傳遞商業文件的過程。EDI最初由美國企業應用在企業間的訂貨業務活動中,其后應用范圍從訂貨業務向其他業務擴展,如POS銷售信息傳送業務、庫存管理業務、發貨送貨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傳送業務等。近年來,EDI在物流中廣泛應用,被稱為物流EDI。所謂物流EDl,是指貨主、承運業主以及其他相關單位之間,通過EDI系統進行物流數據交換,并以此為基礎實施物流作業活動的方法。物流EDI參與單位有貨主(如生產廠家、貿易商、批發商、零售商等)、承運業主(如獨立的物流承運企業等)、實際運送貨物的交通運輸企業(鐵路企業、水運企業、航空企業、公路運輸企業等)、協助單位(政府有關部門、金融企業等)和其他物流相關單位(如倉庫業者、配送中心等)。
(二)EOS技術的應用。EOS即電子訂貨系統,是指將批發業、零售業所發生的訂貨數據輸入計算機,即刻通過計算機通訊網絡連接的方式將資料傳送至總公司、批發商、供貨商或制造商處。EOS并非單個的零售店與單個的批發商組成的系統,而是許多零售店與許多批發商組成的大系統的整體動作方式。EOS系統基本上是在零售的終端利用條碼閱讀器獲取準備采購的商品條碼,并在終端機上輸入訂貨資料;利用電話通過調制解調器傳到批發商的計算機中,批發商開出提貨傳票,并根據傳票同時開出揀貨單,實施揀貨,然后依據送貨傳票進行商品發貨;送貨傳票上的資料便成為零售商的應付賬款資料及批發商的應收賬款資料,并接到應收賬款的系統中去;零售商對送到的貨物進行檢驗后,便可以陳列與銷售了。
(三)物流設備跟蹤和控制技術的應用。目前,物流設備跟蹤主要是指對物流的運輸載體及物流活動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進行跟蹤。物流設備跟蹤的手段有多種,可以用傳統的通信手段如電話等進行被動跟蹤,可以用RFID手段進行階段性的跟蹤,但目前國內用得最多的還是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跟蹤與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跟蹤。
1、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GPS是20世紀七十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借助一套衛星系統,可以采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是結合了衛星及無線技術的導航系統,具備全天候、全球覆蓋、高精度的特征,能夠實時、全天候為全球范圍內的陸地、海上、空中的各類目標提供持續實時的三維定位、三維速度及精確時間信息。
我國是一個GPS應用大國,在GPS車輛跟蹤系統的應用面和規模上,處于國際的先行者地位。但從目前看,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在系統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成熟程度,特別是在現代物流系統中的應用方面,我們還處在發展初期。
2、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是集計算機科學、地理學、測繪遙感學、環境科學、城市科學、空間科學、信息科學和管理科學為一體的新興邊緣科學,具有數據采集、輸入、編輯、存儲、管理、空間分析、查詢、輸出和顯示功能,為系統用戶進行預測、監測、規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GIS是多種學科交叉的產物,以地理空間數據為基礎,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地提供多種空間、動態的地理信息,是一種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的計算機技術系統。
(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也稱物流信息系統(LIS),是由人員、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通信設備及其他辦公設備組成的人機交互系統,其主要功能是進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儲、傳輸、加工整理、維護和輸出,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組織管理人員提供戰略、戰術及運作決策的支持,以達到組織的戰略競優,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與效益。
三、結束語
物流信息技術通過切入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來實現對物流企業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組合與高效利用,降低經營成本,直接產生明顯的經營效益。它有效地把各種零散數據變為商業智慧,賦予了物流企業新型的生產要素——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企業的業務預測和管理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樹山.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第1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6.
[2]歐陽文霞.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第1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
[3]張軼,張成海.EOS在物流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19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