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國際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簡稱“輕紡城物流公司”)自2002年7月成立以來,在著名的中國輕紡城所在地——浙江省紹興縣建立了中國輕紡城國際物流中心(簡稱“輕紡城物流園區”),突出服務,著力創新,進行了傳統物流模式轉型、物流集聚和整合、物流管理和物流發展戰略的積極探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建設現狀
浙江省紹興縣是全國知名的經濟十強縣和第一紡織大縣,形成了從前道 PTA到制造到服裝的完整生產鏈,產業集群優勢明顯。雖然輕紡產業和市場集群已成氣候,但倉儲物流等生產性服務設施不足,已經影響到紡織業這一紹興縣“母親產業”的提升。解決這一困境的方法就是通過大力發展以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為紹興縣紡織產業的升級提供強大的外部推動力。2002年中國輕紡城集團在紹興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始建設輕紡城物流園區。2002年7月,全國首家以專業市場上市的中國輕紡城集團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國際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建設和管理輕紡城物流園區。經勘察,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建設地點選定為紹興縣東北部齊賢鎮高澤村,該地距中國輕紡城市場10公里,距杭甬高速公路僅5公里。選擇此處建設輕紡城物流園區,既有利于及時運輸輕紡城市場的紡織產品,也利于將輕紡產品迅速發往全國各地。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2003年12月,輕紡城物流園區正式對外營業。它分成4大區域,包括運輸區,擁有巨大的現代物流站場設施和配套的裝卸作業車輛工具,形成了通達全國179個大中城市的龐大物流服務網絡;倉儲區擁有13.2萬平方米的倉儲作業區,集存貨、理貨、商品外觀檢測、樣品展示、商貿于一體;物流配套服務區為物流服務提供配套的相關服務,如餐飲、住宿、汽修汽配、包裝物及其他生活服務等;現代物流信息區擁有先進的物流信息平臺,建立了較完善的貨運信息系統、商務辦公系統、電視監控系統、廣播系統、安全巡視系統、物業管理系統和停車管理系統等。園區具備9大物流服務功能,包括國內聯托運、國際集裝箱貨運代理、貨運信息交易、倉儲、流通加工理貨、智能化停車場、第三方物流、商務辦公、汽車旅館及生活配套服務等。
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建立,大大改善了紹興縣的物流環境,有力帶動了當地輕紡產業的轉型升級。
發展成效
輕紡城物流園區建立與運營,為紹興縣傳統物流業的整合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創新思路,并帶來了顯著的效果。
(一)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建設,整合和優化了輕紡城物流資源,為改善輕紡城市場和柯橋城市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輕紡城物流園區建立以前,輕紡城的貨物運輸主要靠聯托運業——一種無序的傳統貨運狀態。在紹興當地政府規劃與指導下,一個初具現代物流功能的輕紡城物流園區成功建設。
一是將原有聯托運單位與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使原有5個貨運站場與托運業主集合在輕紡城物流園區,并對原有站場進行關停并轉,大大地提高了托運資源與設施的利用率,改善了作業環境、工作環境,提升了品牌形象,降低了輕紡城的社會物流成本。
二是大批成片倉儲區的建設,優化了倉儲相關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如儲存、貨物線路流向、紡織品檢測、理貨加工、搬運工具等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充分的優化,促進了輕紡城倉儲業的良性發展和管理的規范化。
三是物流配套服務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包括與物流配套的餐館服務、汽修汽配服務及其他商貿服務等均有較大的提高和改善。
四是輕紡城物流園區物流信息化系統的建立,為輕紡城物流業的現代化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發展平臺,并在全省乃至全國樹立了良好的國內物流中心的發展樣板。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建立有效的解決長期困繞輕紡城市場和柯橋城區發展的物流問題;緩解了輕紡城市場道路交通堵塞問題;建立了有利于市場發展的地理空間;改善了柯橋城區交通環境和居民生活環境;同時,也更有利于柯橋城區規劃與城市品牌建設。
(二)輕紡城物流公司規范的運營與管理服務,帶動了紹興貨運業的提高與發展。輕紡城物流公司不但擁有良好的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其具有一整套運作良好的、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經營管理服務。輕紡城物流公司在自身具有特色的運營模式下,建立了一整套較完善的、規范的管理與服務體系,并將這套管理與服務體系納入ISO9000管理體系,通過ISO9000體系認證,并持之以恒地加以有效執行,使輕紡城物流公司的管理與服務更加規范、更加完善、更趨成熟。
在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帶動與引導下,一方面進駐輕紡城物流園區的聯托運單位,不斷地改善管理與服務,得到了客戶的好評與認可,業務取得了良好的發展。特別是絕大多數托運單位由原來的只做輕紡城市場的紡織品貨物運輸發展到服務紹興企業多種產品的運輸業務,從而促使物流中心真正成為一個為紹興企業服務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另一方面,進駐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倉儲型單位進一步加強管理,進行規范的倉儲管理體系建設,有相當部分業主進行了ISO9000管理體系認證,滿足了做國際業務的需求,大大維護和提高了物流中心的良好形象,促進了輕紡城商業環境的進一步提高。
(三)輕紡城物流園區快速發展,帶動了紹興輕紡制造業的大力發展。隨著輕紡城物流園區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效地將紹興地區生產的輕紡產品及時運往全國各地,構成了一張通達全國的銷售網,不僅促進了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紹興輕紡產品制造業的高速發展,造就了輕紡制造業、輕紡城市場和輕紡城物流園區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循環,形成了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輕紡城物流園區自身業務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根據現代物流發展的規律與要求,在各方互動下,輕紡城物流園區近幾年自身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業務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具體體現在第三方物流快速增長和聯托運業務不斷提升。輕紡城物流園區的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定位是以大型生產、商貿企業的物流總包為目標,并為其提出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目前已為三鑫石化、歐亞薄膜、遠東化纖、東風酒廠等本地大型企業提供專業化第三方物流服務。聯托運業務不斷提升,特別體現在金融危機后,輕紡城物流園區內運貨車進出頻繁,運貨量大幅提升,整個園區的營業收入獲得較大幅度的提高。
◎成功經驗◎
輕紡城物流園區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四條:
(一)工商業迅速發展是物流發展的前提和土壤。紹興縣擁有以柯橋中國輕紡城為核心的紡織業集群,輕紡城市場借助這片土壤由此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物流的發展主要依靠市場”,僅柯橋輕紡城往返全國178個大中城市的輕紡產品、原材料和輔料,年貨運量就達到了300萬噸。雄厚的經濟基礎、發達的交通網絡和明顯的區位優勢為輕紡城物流產業的壯大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撐。
(二)政府政策扶持是物流發展的重要保障。輕紡城物流園區的建立和發展的全過程都得到了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關心和大力支持。就紹興縣地域來講,物流園區的發展與交通局、建管委和運管所等政府部門的支持緊密相連。在政府部門的土地和稅收優惠的政策支持下,在行業政策傾斜和扶持下,物流產業逐漸發展壯大。
(三)交通管理部門規范引導和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紹興縣交通管理部門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戰略決策,在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多種鼓勵支持物流產業發展的文件、規定和管理辦法,積極引導物流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大力扶持培育龍頭物流企業;在管理上簡化辦事程序,強化服務措施,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為物流業的壯大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法律支撐。有了這樣的強大“外援”支持,物流產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四)人才戰略和品牌戰略的實施催化物流發展。輕紡城物流公司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廣泛吸取物流服務企業的先進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大投入,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務硬件設施,大力引進優秀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大力倡導誠信服務、品牌服務。更新觀念,開拓創新,辛勤耕耘,以降低市場和物流成本、統籌信息資源為己任,以實現社會資源高效配置為根本,以服務紹興縣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創造省市一流物流品牌為目標,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