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唐山按照省、市“一港雙城”戰略部署,深挖深水大港優勢,港口吞吐量穩步增長。在交通運輸部發布的1月份全國港口運營數據中,唐山港全港憑借5867萬噸的吞吐量穩居全國第三位,彰顯了北方大港的活力和影響力,一步步向著綜合型國際化貿易大港的目標邁進。全國人大代表、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泳說,“唐山港的集裝箱吞吐量一直領跑河北省的‘三港四區’。”
在談及唐山港如今的發展狀況和對港口供應鏈的構建問題上,于泳表示,在年初的全省沿海經濟帶建設工作會議上,唐山港被定位為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和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唐山港想要提升港口的國際化水平,今后還要開辟更多的班輪航線,拓展港口服務和范圍。班輪是航線上在一定的停靠港口,定期開航的船舶。用班輪運輸模式的船舶海運價格低,貨物周轉速度快。“各種班輪航線的開通將會增加唐山港與周邊港口和其他腹地運輸的互聯互通。”于泳說,密集的班輪航線將會拓寬貨物運輸渠道,為客戶提供延伸至廣大內陸的便利服務。
除了增加開拓班輪航線外,增加內陸港口建設也是唐山港謀求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舉措。內陸港是實現鐵路運輸與海港、公路運輸與海港、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的物理連接,形成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連接的物理平臺。“增加內陸港的布局是延伸港口服務的一方面,這不僅可以為客戶或者相關地區提供直接的物流服務,而且也會為這個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于泳介紹說。去年,唐山港新設山西大同、甘肅嘉峪關等內陸港12個,目前,兩個港區的內陸港總數已經達到22個。內陸港集裝箱集港量突破25萬標箱,同比增長95.6%,新開集裝箱外貿班輪航線3條,總數達到5條,覆蓋韓國釜山,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港口。開行了唐山至比利時安特衛普和唐山至蒙古國烏蘭巴托的國際集裝箱班列,形成了以直達東南沿海主要港口為基礎、以日韓及歐美航線為拓展的海向運輸格局……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唐山港港口腹地空間進一步擴大、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的集中體現。
隨著國家以“公轉鐵”為代表的運輸結構調整的深入實施,唐山地區鐵路路網不斷完善,水鐵聯運能力將顯著增強。今年,致力打造綜合大港、國際名港、生態靚港、智慧新港、平安福港的唐山港將迎來建港30周年,在談及今年的發展規劃時,他表示:“將加快21項港口和集疏運體系工程建設,力爭唐山港貨物吞吐量6.5億噸以上、集裝箱突破330萬標箱。將新設新疆庫爾勒、內蒙古策克等內陸港10個以上,開行唐山港至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國際班列,開通韓國、東南亞等2條集裝箱班輪航線。構建‘口岸+市場+貿易’增值鏈條,爭列平行車進口試點,提速曹妃甸礦石混配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積極培育“唐山港價格指數”,全年港口貿易額突破2000億元。”
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唐山港意識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下,港口的一體化建設與合作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關鍵。
“目前的業務辦理和物流是幾個獨立的系統,而通過智慧港口建設,京唐港區實現了業務流程的辦理優化以及整體物流鏈條的綜合管控。”于泳說。在內部,京唐港區打通了生產系統、商務系統、財務系統、辦公系統之間的壁壘;在外部,京唐港區與海事、海關、港航等聯檢單位,以及銀行、保險、稅務等部門之間實現了無縫銜接,搭建了順暢、高效的電子口岸平臺,實現了上下協同、內外共享機制。
今年兩會,于泳針對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工作,加強論證調研,提出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建議:一是增加河北天然氣進口接收設施規劃布局,選擇碼頭建設條件好和便于接入輸氣管網條件的站址規劃建設進口天然氣接收設施,納入相關能源規劃,作為既有進口天然氣接收設施的補充和應急保障,進一步增強京津冀進口天然氣的供應和冬季調峰能力。二是盡快出臺相關規劃,為推進進口天然氣接收設施項目提供規劃保證,依據支持。三是統籌協調項目核準和用海用地等配套建設條件,推進項目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