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冷鏈物流業近年雖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同時其中也暗藏著一定的風險隱患。對此,金融機構在冷鏈領域積極開展業務的同時,需高度重視防范風險。
積極探索多種抵押擔保方式,如集團擔保、回購擔保等抵、質押方式,創新訂單融資、發票融資、商品融資等服務手段,積極支持優質物流企業發展。還可積極利用金融機構連結城鄉、遍布全國的網點網絡優勢,為農產品物流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結算服務。此外,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金融機構可探索發起成立農產品物流產業基金等形式,為相關企業提供新型金融服務。
我國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雖然空間廣闊,但是目前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總體還比較滯后,農產品冷鏈物流等領域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風險與收益都相對較高,在物流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問題存在諸多問題。
關注新型農產品物流業態的風險。對于部分新型農產品物流形態如農超對接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等,金融支持的模式尚不十分清晰,其中可能蘊含的風險尚未被充分認知。有關人士認為,相關金融機構要加強對這類新型物流業態的研究我國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雖然空間廣闊,把握其特點和規律,在產品設計上嚴格把好準入關,從源頭上控制好風險。針對部分專業性強,一次性投資較大的物流業態,應適當選取金融支持方式,通過產業基金或融資租賃等方式介入,切實管控好相關風險。
不能滿足商家追求快速反應和為顧客提供最大化的增值服務的要求,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低下。金融機構在進行支持時要嚴格把好調查準入關,選擇技術領先、管理規范、經營穩健的企業進行支持。還應密切關注農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我國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雖然空間廣闊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波動性強,生產和消費環節信息不對稱問題較為突出,價格波動較大,導致農產品物流業主承受較大市場風險,進而影響農產品物流整個產業鏈。
要警惕盲目投資的風險。在各界高度關注、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各地掀起了一股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或園區的熱潮,這對彌補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欠賬、提升農產品物流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有些地方不顧自身實際、盲目上項目,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金融機構需審慎分析相關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和資本回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