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保護 科學規劃 合理利用 建設海洋強市(組圖) |
2011-6-23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開發利用海洋,科學規劃 保護先行
記:經濟的發展常常以環境的犧牲為代價,深圳海洋發展中又將如何破解環境和發展關系的難題?
何:發展海洋經濟的前提是確保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們要把“強化保護、科學規劃”放在海洋管理工作的首位。
首先,根據我市海域資源條件、開發現狀、海洋環境承載能力和社會經濟發展實際需求,科學地抓好海洋功能區劃修編和區域建設用海規劃工作,對珠江口、深圳灣、大鵬灣和大亞灣海域中需連片開發、整體圍填海的用海項目進行總體規劃,解決過去以項目為依托、零星用海不成規模的問題,同時開展實施人工島建設研究工作,為推進我市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第二,嚴格實施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實施以海洋環境容量為基礎的總量控制制度,依法對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等涉海項目進行嚴格的海洋環境影響評價論證,強化海上污染管理與海域傾倒區管理。
第三,完善海洋監測、監察體系,加快海洋生態與資源監測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全市海洋環境遠程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努力提高我市海洋綜合監測、監察能力。加強海洋環境監測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加強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與生態等近岸海洋環境要素的監測,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和重點污染物達標排放制度,避免和減少污染損害。加大對沿海產業結構布局的調整力度,建設符合生態經濟要求的海岸帶新型工業體系。
第四,抓好海洋資源承載力研究工作。通過全面研究分析海洋資源承載能力,促進海洋資源保護與科學合理利用,確保社會經濟活動與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借大運東風,展濱海城市魅力
記:第26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即將在深圳舉行,這不僅是對深圳濱海城市的形象展示,也是對深圳海洋管理能力的一次檢閱,深圳市海洋局為大運會是否作好了準備?
何: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開幕式定在深圳灣舉行,除此之外大運會還將有海上比賽項目,這都是展示深圳濱海城市形象的絕佳機會。深圳市海洋局正積極備戰大運會,要向世界亮出深圳的“藍色名片”。
深圳灣有我國唯一位于市區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國內標準最高的公路大橋深圳灣公路大橋,及15公里的濱海休閑帶。在深圳灣體育中心看臺眺望,是藍天碧海,帆影點點的美景,以及深圳人親海、戲海,怡然自得的都市濱海生活畫面。
此外,大運會的沙灘排球選在大梅沙海灘;帆船比賽選在深圳市海上運動基地暨航海運動學校和七星灣分賽場舉行,深圳濱海城市魅力將通過大運會得以充分展示。
為了確保海上賽事的順利進行,我們制定了《大運會賽事海域衛生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和《深圳灣及大運會比賽海域環境監測與赤潮防治應急處置方案》,按照實時監測、提前預報的原則,做好海上比賽項目的環境監測技術保障工作,建立海洋監視監測及赤潮應急保障體系。
目前,深圳海洋整治和監測的各項工作都已安排就緒,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確保大運海上活動及海上項目順利進行。
“十二五”開局之年,深圳迎來了大運盛事。借大運東風,深圳海洋事業風帆正勁,必將乘風破浪!
一批海洋項目規劃建設中 建成后海經版圖將擴大三倍
“藍色經濟”將成為深圳經濟新增長點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海洋局了解到,為了實現我市“海洋強市”的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深圳一批海洋重大建設項目將建成投入使用。包括蛇口太子灣郵輪母港、寶安遠洋漁業基地、海上運動基地暨航海運動學校等。據悉,這些項目投入使用后,我市的海洋經濟發展版圖將擴大三倍,“藍色經濟”將成為深圳新的經濟增長點。現擷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項目簡要介紹,以饗讀者。
國際郵輪母港
家門口出發乘郵輪環游世界
對于深圳市民來說,在家門口坐上豪華郵輪去環球旅行已不再是奢望:蛇口太子灣海域的國際郵輪母港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深圳市郵輪產業的空白,成為深圳通連全球的重要海上門戶。
所謂郵輪母港,是指具備多艘大型郵輪停靠及其進出所需的綜合服務設施設備條件,能夠為郵輪經濟發展提供全程、綜合的服務及其配套,是郵輪的基地。據了解,郵輪母港的“吸金”效應非常巨大,目前,國際上每接待一名國際郵輪游客的平均綜合收益已高達1340美元,郵輪母港的收入是純停靠港效益的10-14倍。
按照規劃,太子灣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77.37公頃,郵輪碼頭建成后將成為集“海陸空鐵”一體的現代化國際郵輪母港,形成客運樞紐、酒店配套、商務辦公、商業、娛樂配套以及歡樂島海上活動、慶典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海濱休閑、游覽及商務活動的綜合國際社區。
郵輪母港的建設,將完善現代國際港口城市的內涵,使深圳成為世界先進郵輪的交通要沖及國內甚至國際著名的郵輪旅游中心,并有望同香港迪士尼樂園并列,成為深港西部旅游帶的“雙核”。
寶安遠洋漁業基地
將成為華南最大的水產品集散中心
三至五年內,深圳和珠三角的居民有望吃上深圳遠洋漁業企業捕撈的金槍魚等優質深海魚類。日前,深圳市寶安遠洋漁業基地項目正式立項。項目建成后,深圳將成為華南重要的遠洋水產品生產、加工和交易集散中心。
珠三角地區擁有近6000萬人口,對高端生鮮類產品需要旺盛。但目前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尚無大型的綜合性的遠洋漁業基地。
寶安遠洋漁業基地項目擬選址大鏟灣港口三期北側,港區總面積84.6萬平方米,工程項目總投資15億元左右,預計于2014年建成。建成后,該基地力爭5至10年內達到年交易量60萬噸,實現產值100億元,并帶動倉儲冷鏈物流、餐飲消費、旅游休閑、水產加工、海洋信息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寶安遠洋基地的建設將填補廣東省無大型現代化遠洋漁業基地的空白,對提升我市海洋經濟區域戰略地位、完善海洋城市功能、改善市民消費結構和當地漁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南海微生物物種資源、基因資源庫
為海洋經濟提供科技動力
全球80%以上的物種蘊藏于海洋中,獨特的生存環境及海洋生物物種間的生態作用決定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同時也決定了化合物的多樣性。發掘新的海洋生物資源已成為海洋藥物研究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而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基因研究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就海洋微生物來說,種類高達100萬種以上,由于微生物可以經發酵工程大量獲得發酵產物,從而使藥源可得到保障。此外,海洋共生微生物有可能是其宿主中天然活性物質的真正產生者,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此外,由于海洋生物活性代謝產物是由單個基因或基因組編碼、調控和表達獲得的,獲得這些基因預示可獲得這些化合物。開展海洋藥用基因資源的研究對研究開發新的海洋藥物將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充分利用南海海洋生物資源優勢發展海洋生物制藥產業,大力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醫藥新產品。其中包括我市將積極籌建南海微生物物種資源、基因資源庫,研制開發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產品,加強醫用海洋動植物的養殖和栽培,積極開發海洋生物制品和海洋保健品。
海上運動基地暨航海學校、七星灣游艇會
駛上國際生活的黃金航道
藍天碧海,駕駛著游艇乘風破浪,這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十二五”期間,深圳海上運動基地及航海學校、七星灣游艇會等項目陸續投入使用,將有望成就普通人的游艇夢,深圳游艇產業也將駛入黃金航道。
據測算,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游艇產業會成為繼家電、房地產、汽車后的另一消費熱點。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高收入人群數量的增多,中國游艇產業將迎來爆發增長期。
目前,深圳已擁有大亞灣桔釣沙浪騎游艇會、大梅沙灣游艇會、深圳灣游艇會。位于深圳東部南澳街道東山社區七星灣游艇會,將于今年大運期間投入使用。泊位數量達到400多個,將成為深圳最大的游艇基地。
大運會之后七星灣將打造成一個集游艇會、酒店、會所于一體的旅游度假村。其中游艇會不僅考慮開設私人VIP泊位吸引私家游艇、帆船,同時會開放公共碼頭供市民租船玩船,讓普通市民也能獲得奢華的休閑享受。
此外,桔釣沙片區的深圳海上運動基地暨航海運動學校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將有效地帶動深圳東部濱海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深圳海洋發展
邀請市民支招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如何科學開發利用海洋,成為世界各國共同探討的問題。為了使深圳海洋事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現特邀市民支招,獻計獻策。
據了解,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年來,深圳海洋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海洋發展方面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近年來,我市岸線資源、近海海域資源急劇減少,與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產生了新的矛盾。
海洋科技研發和應用能力比較薄弱。海水淡化、海洋生物能源、海洋生物制藥和深海鉆探技術等方面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還較為落后。
海洋經濟發展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比如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貿易摩擦給我市海洋產業造成不利影響,氣候、環境問題成為經濟發展重要的限制性條件,對我市海洋經濟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如何進一步合理、科學利用海洋,實現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專家和市民積極獻計獻策。
來信可寄深圳市福中三路市民中心深圳市海洋局海洋管理處收,或發送到郵箱:
szhyc2011@126.com
“十二五”深圳
海洋經濟發展目標
總量目標 海洋生產總值1300億元
“十二五”期末,海洋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300億元以上,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9%以上。“十二五”期間,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復合增長率力爭達到7%。
結構目標 海洋服務業增加值60%
“十二五”期末,海洋服務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初步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濱海旅游業進一步鞏固提升,海洋金融、海洋商務服務、海洋信息服務等海洋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海洋第三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力爭達到10%。海洋油氣業對本市的財政貢獻顯著增強,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電力業等新興海洋產業發展壯大,遠洋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空間目標 海洋產業布局更加合理
海洋經濟區域發展不協調的狀況得到改善,海洋產業布局更加合理。西部岸線在開發中保護,高密度開發、集約利用,通過岸帶更新,提高海洋經濟產出;東部岸線在保護中開發,功能突出、疏密有致,實現海陸經濟協調發展。
生態目標 陸源污染物入海量比去年減少5%以上
海陸聯動的海洋污染治理機制基本形成,海域使用生態補償機制基本建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60%以上;陸源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控制,主要河流陸源污染物入海量比2010年減少5%以上,氨氮、無機氮和磷酸鹽排放超標率進一步下降;近岸海域生物質量總體狀況良好,海洋生物資源多樣性得到保護。
科技目標 海洋科技對海洋產業的貢獻率達60%
至“十二五”期末,高技術海洋產業在海洋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對海洋產業的貢獻率達到60%;加強海洋工程與裝備制造、深海資源勘探、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等領域的科技攻關與產業化,建設全國海洋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和國家級深海監測基地。與現有科研教育力量密切合作,建立海洋科研教育專業機構。加大引入海洋高端人才力度,形成海洋科研人才、管理人才、企業家隊伍、專業技術人才為骨干的多層次海洋人才體系。
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詳見深圳市海洋局網站(http//www.szagri.gov.cn/)來源http//www.szagri.gov.cn/)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
[發表/查看評論] |
 |
熱門相關搜索詞 |
|
|
|
|
|
圖說冷鏈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