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的冷鏈物流發展,可總結是"總體偏冷,局部有熱"。
總體偏見冷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一是對比2010年,行業總體上喊的不再那么響了;二是2009-2010年曾經熱情投資到冷鏈行業的投資商,對慘淡的盈利狀況提出的困惑多了;三是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經過一年的發展,大家感受到的效果遠沒有達到去年大家的預期。
從"總體偏冷"的角度,背后是行業發展的不成熟,以及冷鏈領域的經營環境惡劣等問題。冷鏈物流是一種具有特定條件要求的物流,中國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王國利教授提出了六面魔方論,基本涵蓋了這些條件,在六面魔方的六面中,有三個是技術面,即條件面、工藝裝備面和信息化面。但問題我們以往過多關注于這個條件,而忘記了"這種具有獨特條件要求的物流"的本質:是一個具有自己獨特屬性的商業體系,并缺乏對這些條件和條件之間關聯性的深刻理解。
造成行業偏冷的是人另外的三個面:品類、時空、供應鏈界面。在品類這個面所體現的各個因素中,行業集中度的影響最大。集中度越小,社會第三方物流可投資(合作)的選擇對象變小。冷鏈物流作為一種需要特定條件的物流商業系統,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各種條件的內涵并不容易。
什么品類的產品需要冷鏈這個條件?這個品類產品自身的產業特點和經營業態對冷鏈物流服務這個條件帶來哪些變化?不同品類的經營業態的產業特點和產業鏈特點,適當的物流服務要求是什么?適當的冷鏈條件對被服務產業又會產生什么影響?這些問題都是一個重大項目前期需要明確的問題。如果沒有明確的答案,就確定選擇,將無法保證這些條件的適當性。
局部還熱的地方,有這幾個方面:一是指以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為母體的冷鏈物流發展穩定,充滿信心;二是指各種投資機構持續關注并繼續熱情投資冷鏈物流這個領域;三是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以及持續的行政支持為行業添柴加薪。
2010年幾乎是中國冷鏈物流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里,涉及中國冷鏈產業及冷鏈物流未來發展的重大事件相繼發生,標志著我國冷鏈產業和冷鏈物流作為一個新的專業領域和一個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的地位得到認可,2011年,一系列的政策又替冷鏈物流持續加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