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民為了防止蘋果腐爛,喜歡在上面噴灑一些諸如二氧化硫的化學藥劑,這對蘋果在冷庫里儲存沒太大影響,但是是對人體健康不好,很多人會對其過敏,冷藏時應慎用少用此類物質,可以選擇添加天然藥劑。
蘋果放進冷庫冷藏前需要整理包裝好,避免碰撞,磨蹭和擠壓,從而防止水分散失而導致蘋果發黃發黑。
蘋果是采用氣調保鮮冷藏箱完成運輸過程的,運輸中可能會對蘋果造成一些碰撞,此時可以在其表面涂抹納米硅級氧化物,這種物質可以保證蘋果不受細菌及微生物等的侵蝕。
入庫后待果溫降到5°C左右再堆垛,在3~5天內使果溫到達0℃。使用塑料薄膜小包裝的箱袋蘋果,也必須在果溫降至5℃以下再扎口封箱堆垛,某些不耐二氧化碳的品種(如富士等)可不扎口,并要定期抽查,防止二氧化碳中毒、堆垛要穩固,最高處要低于冷風機風口 30厘米,堆垛要離墻20厘米,堆垛下要設置20厘米高的墊木,筐、箱之間要留有空隙,便于通風對流換熱。
春、秋及寒冬季節,要盡量利用夜間冷庫外低溫通風降溫但要防止凍害及鼠害。庫內多處設置遙測溫度計,定時檢測。在庫溫偏離規定退回度值 0 。5~1度時,要立即開機或關機,每月份多次用標準溫度汁(2級)校對電子測溫儀。 發現庫內溫度不均勻時,要適當加大通風量(冷風機)或在通風死角處增設軸流風機加強對流換熱。在溫度過低處要用草簾遮蓋,減少對流換熱。 嚴格控制冷庫打開時間,庫內通風換氣宜在清晨進行。在不使用塑料袋小包裝時,可設置增濕器,也可地面潑水,防止果品干耗。
機械冷藏。大多數蘋果合適的貯藏溫度為-1~1℃,相對濕度為90%左右。蘋果采收后,經過挑選包裝即可入庫貯藏,在貯藏進程中堅持庫溫穩定和合適的濕度,即可達到長期貯藏的目的。但是青香蕉、印度、元帥、紅玉、國光等品種在貯藏進程中易發生虎皮病,果實需先用含有二苯胺或乙氧基喹的包果紙包果,每張包果紙含二苯胺或乙氧基喹1.5~2毫克或果實浸泡于含乙氧基喹0.25%~0.35%的溶液片刻,然后冷藏,可有效抑制蘋果虎皮病的發生。
說明
1、選擇收獲的蘋果,確保他們是不是過于成熟。
2、檢查是否有任何不良的損壞點,如擦傷,割傷或昆蟲入侵每個蘋果。
4、放在通風的容器,如木箱或筐。保護彼此的蘋果,把蘋果之間的接觸點之間的小塊紙巾。放外面自然冷卻,然后再放置在存儲的冷庫。
5、存儲蘋果只是在零度以上,溫度在3和8攝氏度之間。長期貯存,蘋果應保持在80%至90%的濕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