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無論是農產品的消費,還是出口,都需要冷庫冷鏈產業的支撐,才能保持生產流通的正常進行。其次,隨著漁、牧、蓄等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不菲地位的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冷庫冷鏈產業的發展。
近日,全國各地的冷庫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著。7月份,廣西資源縣在當地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新建的40多個中小型冷庫已投入使用,總體積2160立方米,庫容量630噸,果農掀起打造農產品冷鏈物流熱潮。7月27日,北京市豐臺工商分局制定的《冷庫租賃合同》正式進入試用階段,該合同在冷藏庫、冷凍庫食品入庫環節及溫度控制、設備維護、人員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更為細致的約定,以進一步保證食品安全。
經濟發展是帶動各行各業發展遍地開花的首要元素,從現階段來看,我國冷庫產業的發展大有潛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產業發展起步晚,行業強制標準欠缺,我國的冷庫產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從現階段看來,我國的冷庫建設水平、冷凍冷藏技術水平已經逐步拉近了和海外的距離。制冷方面大連冰山、煙臺冰輪是我國冷凍領域起步較早的企業,它們在產品和技術的生產和研發上,在全國首當其中,保溫方面北京華都茂華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及南方的聚氨酯冷庫板廠家都是行業先鋒。隨著冷凍市場潛力不斷被挖掘,國內的一線制冷品牌也紛紛進軍冷庫建設冷凍冷藏行業,如格力研發了技術先進的冷庫冷藏集裝箱,開創了國內的先河;美的建立了冷庫冷凍冷藏事業部,日前冷凍機組正式進駐廣州海珠北。這些都表明,我國的冷凍產業在企業的帶動下,正在不斷前進,逐步與發達國家靠近。
眾所周知,我國的冷鏈物流成本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比發達國家高出1倍。造成成本高的原因較多,或是冷鏈信息不暢通、或是人員冗雜、或是系統管理缺乏等。如何改進冷鏈物流成本的問題,社會基礎、市場基礎、企業基礎都是亟待解決的基礎問題。此外,行業制定統一執行的強制性標準,規范行業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