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商品產業的發展,商品的流通越來越表現出著迅速,準確,小批量的特點。原有的以產品儲存為目的的冷庫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流通的要求。
冷鏈物流熱,加之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使得冷庫建設如火如荼,“如果繼續建設冷庫,估計會出現供大于求,同時出現區域的不平衡發展”,一擁而上建冷庫熱潮讓一些專業開始呼吁,發展也要冷靜考量市場的需求。事實上,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部分冷庫企業今年的銷量明顯有所萎縮,特別是乳品企業,自2008年下半年發生“三聚氰銨”事件后,所有牛奶、乳制品銷量大幅下降,企業對冷庫的需求與之前的預計差距較大。
“近兩年,新建或在建的冷庫廣州有8萬噸,番禺約10萬噸,佛山近4萬噸,深圳8萬噸。”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冷鏈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建華表示,廣東整體的冷庫容量呈上升趨勢。“從全國冷庫分布情況來看,廣州的冷庫規模偏小、舊、分散。”陳俊銘這樣認為,“估計這種小型的冷庫在未來的2年內會導致廣州的冷庫供過于求”。從冷鏈專業委員會在2007年做的一項冷庫調查顯示,冷庫大部份位于市區內或市區外圍。市區內的冷庫所建時間較長,大部份設備已經趨于老化,隨著城市規劃建設相關地塊功能的重新調整,部份冷庫經營在未來幾年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其它位于市中心的小型冷庫也將面臨此類問題。
冷庫壓縮機的運行降溫并不是連續進行的,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夜間多運行的操作方式。夜間運行外界氣溫低,冷卻水溫下降,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都隨著降低,制取同樣的冷量,冷庫壓縮機的功耗減少,達到了節能的目的。此外,大部分地區都實行了晝夜不同的峰谷平電價,充分利用夜間較低的電價,也是企業減少電費開支,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
總之,通過對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的合理調節,可以提高冷庫運行效率,進一步降低電能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和社會節省更多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