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機電商情網
“目前,國內冷鏈存在這樣一個狀況:兩頭冷,中間熱。即生產、儲存過程和銷售過程的溫度控制比較好,而中間的運輸過程,溫度控制卻不合格。”青島中集冷藏運輸設備有限公司營銷服務部銷售總監孟志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超市售賣的冷凍產品,如果是在流通過程中發生變化,普通消費者一般是無法識別的。所以,生產商和零售商普遍對物流環節重視不夠,國家監控體系對物流環節的監控也不完備,這就導致了我國制冷運輸設備的一系列問題,諸如品牌集中度不夠、技術研發不先進、售后服務網絡和信息建設跟不上等。
孟志剛說,目前,中國冷藏車市場還處于一種比較畸形的發展狀態:規模上不去、成本下不來,而且因為高昂的售價,很多市場需求無法轉化為現實的銷售,這就導致“山寨工廠”比較多,正規工廠難以為繼。此外,冷藏運輸及裝備技術標準不健全、冷鏈物流成本高等問題也制約著冷藏設備的發展。
更為關鍵的是,冷鏈運輸方式還沒有最終確定。孟志剛說,城市之間的食品配送肯定是采用冷藏車,但在長途的食品運輸過程中,到底是采用冷藏車,還是采用冷藏集裝箱——也就是公路運輸還是鐵路運輸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市場定論。
從美國經驗來看,鐵路運輸是一種趨勢。目前,美國冷藏車平均每年的需求量超過了4萬輛。但最近,美國也有一些大的物流企業,開始慢慢把冷藏車改成冷藏箱,采用兩頭公路,中間鐵路的運輸模式,因為采用鐵路冷藏集裝箱的運輸,維護、用油等成本相對低很多。“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消除了很多安全隱患。這與很多人寧可坐火車而不愿意坐長途大巴,道理是一樣的。”孟志剛說。
當前,我國冷鏈物流的運輸模式,主要是公路冷藏車運輸,但與美國一樣,鐵路冷藏集裝箱的運輸模式正在被行業看好。“從我個人觀點來看,到底走公路還是鐵路,應該取決于兩個因素。”孟志剛說,第一個因素取決于鐵路系統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說加拿大,其整個的運輸,絕大部分采用鐵路,因為其鐵路系統從西到東全線貫通;而美國之所以還沒有大批量發展鐵路冷藏運輸,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美國鐵路運營商較多,鐵路互相之間不串聯,這就影響了運營的效率。
第二是成本因素。隨著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的增加,以及安全性因素的變數,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考慮運輸方式的變化。“目前,我國冷藏運輸正處于轉型階段。而這個轉型會持續2~3年,之后會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孟志剛說。
但同時,孟志剛也表示,在主要采用公路運輸的情況下,冷藏企業應該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加速新產品的開發和現有產品的更新換代;二是通過材料的替代和結構的優化降低成本;三是,根據不同種類的食品對冷藏車、冷藏箱的不同要求,開發不同的專業化產品,以模塊化、批量化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