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宣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完成出口8743億美元,增長24%,入口8293.7億美元,增長27.6%。這一組并不低的商業數據,固然超出了年初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政府10%的守舊預期,但5、6月份進出口增速兩項指標連續的大幅放緩,引起業界擔憂。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7月13日提醒,商業增速假如再繼承回落,將對下半年整個宏觀經濟形成壓力。他說,從當前形勢看,入口、出口若能不亂在20%左右的水平,能對宏觀經濟形成公道支撐。
事實上,上半年坊間盛傳的若干項商業政策的調整已近塵埃落定。有外貿系統動靜人士先容,紡織服裝100多個稅則號的商品出口退稅率從16%下調至11%這一提議近期已經遭高層否決;獨一動向不明的是,“促入口”這一被視作中國外貿新戰略的政策突破口仍舊不明朗。動靜人士說,以部門奢靡品為代表的日用消費品是否降稅在部委間存在不合,而這僅僅只是“促入口”政策思路的一小部門,最為樞紐的高端裝備制造設備的入口畢竟該如何支持、力度又有多大至今也還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外貿減速憂慮
出口的減速在5月份已經泛起,5月當月,中國的出口增速從4月的29.9%大幅下滑至19.3%,6月份,這一數字再度滑落至17.9%。霍建國說,這一趨勢可能還會延續,從外部環境看,外部經濟的動蕩,需求的復蘇遠景不明,固然市場普遍預計經濟不會泛起二次探底,但是主權債務等題目仍制約著世界商業的轉好。“現實的狀況是,外需下半年向好的可能性不大,向壞的可能性倒是不小。”內部環境方面,中國出口商們面對的原材料本錢的大幅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壓力,也部門造成了出口的減速。
他的這一判定在出口企業處得到印證。海內最大的節能燈出口商之一的深交所上市公司雪萊特,其總裁趙勇7月13日告訴記者,出產節能燈的主要原材料熒光粉價格較年初翻了10倍不止,公司從5月份開始試圖將出口報價上調20%-30%,這一調價策略直接導致企業的主要大客戶們都已全面暫停下單,一則買賣雙方仍在進行價格博弈,二則入口商也在觀望原材料價格是否會有調整。
訂單顯著縮減的不止節能燈一個行業。中國服裝出口大戶上海飛馬團體總經理陸龍生說,棉花等原材料價格的不不亂,以致買賣雙方的博弈還在繼承,當前公司的在手訂單比上半年顯著縮減,他說,粗略估計,紡織服裝行業今年出口的提價幅度普遍在20%-30%。不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央研究員張永軍分析,出口的大減速已經兌現,出口增速在6月17.9%的基礎上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不少機構都將今年中國的出口增速區間鎖定在15%-20%。
紡織品出口退稅下調遭否
今年以來,三項外貿政策的動向頗受業界關注,一是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變化,二是出口退稅政策會有何種調整,尤其是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退稅率是否會下調,三是已經被晉升到戰略高度的“促入口”,畢竟還會采取哪些政策路徑。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人民幣升值到年中已經時間過半、進程過半,預計年底兌美元匯率將升至6.3,這也意味著在上半年升值了2.33%后,下半年人民幣還將升值2.6%左右。
今年春季廣交會期間,行業內盛傳財政部已經向高層遞交提議,下調紡織服裝100多個稅則號的商品出口退稅率5個百分點。依照過往退稅調整的時間點,出口商們原本擔心這一措施假如實施,可能會在7月份兌現。一個必需警惕的情況是,價格因素導致的出口虛增。包括紡織服裝在內的商品的出口形勢并沒有上半年數據賬面顯示的那么樂觀。以服裝為例,固然1-6月中國實現服裝出口額增速23.7%,但這一增速背后是商品出口價格的大幅進步,實際出口數目的增長非常有限。
來源:中華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