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倫敦1月13日消息,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周四挫跌至近兩年低位,因市場難以消化不斷增長的船只供應。
經紀商稱,澳大利亞洪災對海運活動造成干擾,而同時干散貨市場需要抗擊來自2008年經濟危機前訂制的新船的競爭。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周四下跌0.48%,或7個點,至1,446點,為2009年2月4日以來最低水準。該指數自去年12月7日首次下滑后累計跌幅已超過30%。該指數衡量了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
船運代理機構英國毅聯匯業(ICAP Shipping)部門主管Georgi Slavov稱,“市場嚴重承壓,受澳洲洪災影響。由于澳洲宣布了不可抗力,許多船只租賃被取消。”
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澳洲遭遇洪災侵襲,且哥倫比亞、南非、俄羅斯和印尼的天氣問題也損及煤炭運輸。
澳洲煤炭出口訂單的取消打擊海岬型船市場,海岬型船通常運載15萬噸煤炭或鐵礦石等商品。
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Baltic’s capesize index)周四下跌1.77%,海岬型船舶平均獲利降至9,855美元,為2009年1月7日以來首次跌至萬點大關以下。
經紀商表示,預計更多海岬型船將把航線從太平洋轉移至大西洋,進一步增添運費壓力。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Baltic’s panamax index)周四下跌1.07%,該型船舶平均獲利降至15,541美元,連續第二日下跌。巴拿馬型船通常運載6-7萬噸煤炭或谷物。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自2009年以來一直波動較大,因為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起伏不定。
經紀商Lorentzen & Stemoco稱,“全球經濟正從2008年9月金融危機導致的深度衰退中復蘇,但船運市場前路仍面臨挑戰。”
分析師表示,2011年和12年新船下水速度將令未來幾個月船運費承壓,盡管有跡象顯示部分船只建造已被取消并推遲。
另一家經紀公司稱,“我們預期未來船運市場需求前景強勁,但船只供應將超過需求。到2012年,船只使用率將降至10年最低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