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匈牙利由于地理位置優越,一直就是歐洲主要物流中心之一。泛歐洲交通網絡中的四條重要國際交通線從匈牙利境內通過。2004年5月,匈牙利成為歐盟一員,成為龐大歐盟市場的一部分。匈牙利制定了新的發展計劃,其重要目的之一是充分利用歐盟旨在推動新成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歐盟結構基金、歐盟團結基金及歐盟農業發展基金。在這一戰略規劃中,物流產業被匈牙利政府確定為重點支持的七大產業之一。匈牙利政府支持物流產業發展的優先舉措,便是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流的高速公路網絡。
三步建成高速路網
匈牙利以首都布達佩斯為中心,構建聯結全國主要城市,并與周邊國家高速公路對接的高速公路網絡。
長期以來,匈牙利的高速公路建設由匈牙利高速公路公司負責,該公司是國有公司,隸屬于匈經濟與交通部。2007年2月,匈牙利高速公路公司更名為匈牙利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公司,除了繼續負責高速公路的建設外,還將負責普通公路與鐵路的改造與建設。截至2006年年底,匈牙利國家公路總長約為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4公里左右,快速路126公里左右,主要公路6800公里左右,一般公路達2萬多公里。
匈牙利的高速公路建設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共建成高速公路221公里。1966年12月,布達佩斯至毛爾通瓦沙爾、全長只有17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成為匈以首都布達佩斯為中心、向東南方向拓展M7高速公路的第一段。1974年,M7高速公路由毛爾通瓦沙爾至澆馬利段竣工,全長84公里,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大大促進了匈牙利巴拉頓湖區旅游業的發展,使巴拉頓湖成為匈最大的風景游覽區。
第二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高速公路M1、M3、M5分別延長了95公里、59公里、63公里,與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高速公路實現對接;與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高速公路實現對接等。
第三階段是匈牙利成為歐盟成員后至今,也就是從2004年5月起,匈牙利的高速公路建設進入了迅猛發展時期,至此,以首都布達佩斯為中心,以M1、M3、M5、M7為主干,以M0、M15、M30、M35、M70等為重要分支,聯結國內主要城市,并與通向周邊國家首都的高速公路實現對接的高速公路網絡基本建成。
科技助推高效運營
匈牙利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其管理、經營和養護主要由匈牙利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負責。目前該公司管理的高速公路總長為666公里。高速公路M5、M6則分別由匈牙利大平原特許高速公路公司和M6多瑙高速公路公司負責。
匈牙利高速公路管理公司主要從六個方面實現對高速路網的科學管理、高效運營。第一,充分重視路面及相關設施的養護與維修,確保機動車行駛安全。2000年該公司制訂了高速公路十年養護與維修計劃,強調養護與維修的目的是保障機動車行駛安全,確保高速公路網絡的高效運轉。
第二,實時向駕車者通報高速公路運轉情況。2005年年初,駕車者可以通過手機實時獲得各條高速公路的車輛通行情況、意外事故報告以及路面能見度、濕度、風向、風速、陰晴雨雪等天氣情況,冬季如遇到大雪天氣,還可以獲得大型鏟雪車工作進程、積雪阻礙交通程度等情況。該公司的客服信息通報中心還會綜合分析各種信息,向駕車者提出合理的行駛建議。
第三,依據歐盟標準,不斷完善高速公路兩旁的休息站、高速公路維修工程處等相關設施的建設。匈牙利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在負責管理、經營與養護666公里高速公路的同時,還負責道路兩邊113個休息站的管理與運營。匈牙利高速公路兩旁的休息站、服務區、加油站、停車場等都依據歐盟標準來進行建設,以M1為例,高速公路兩旁平均每十公里就有休息站,平均每二十公里就有加油站。
第四,不斷完善“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提高運輸效率。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建設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二是突發事件應急系統,在路面出現危險狀況時,提前2至4公里作出標示;三是建立高速公路天氣預報系統;四是通過地方廣播電臺,實時播報車輛通行情況;五是在M0、M3、M30、M7等高速公路中易出現交通擁堵的路段安裝網絡攝像頭,該設備拍攝的畫面每半秒或1秒更新一次,且畫面可通過因特網同步播出。
第五,建設交通管理信息播報系統。主要措施在高速公路上設立交通管理信息電子顯示屏,向駕車者及時下達交通指揮或督導指令,并將該系統與天氣預報系統整合在一起,實現信息共享。
第六,冬季及時處理高速公路積雪,努力保障高速公路的通車及行駛安全。冬季發現高速公路某一路段下雪后,鏟雪車要在3至5厘米厚松雪形成后進行;如果降雪的厚度達到15至20厘米,則保證在雪停之后、5小時之內將積雪處理完畢。
提前付款的收費系統
為了保障高速公路的高效運營及相應的服務水平,匈牙利從2001年開始實施高速公路收費制度,2004年建成了全國統一的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該系統適用于匈任何一條高速公路,非常方便與快捷,它最大的特點是在進入高速公路前,需要在匈牙利高速公路公司的客服中心或者由其許可的加油站或者銷售點提前購買高速公路票,從而避免了在高速公路上設立收費站,既節省了人力,又保障了高速公路高效運轉,提高了機動車,尤其是貨車的運輸效率。高速公路票的價格根據有效期限、機動車載重量的不同而不同。高速公路的收費標準以及對不購買高速公路票而使用高速公路者進行罰款的標準等由匈牙利經濟與交通部確定。
匈牙利高速公路收費系統運作的基礎是每一輛機動車都只有一個行駛牌照,駕車者需要在購買高速公路票時,將行使牌照號碼輸入到該收費系統的數據庫中。該系統通過三種辦法對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機動車進行檢查,以確認其是否購買高速公路票:一是通過隨機拍攝機動車的行駛牌照號碼,并與收費系統的數據庫進行比對,以此確認是否購買了高速公路票;二是在高速公路上設立流動檢查站來進行抽查。該抽查主要是防止載重量大的貨車購買載重量小、價格較低的高速公路票的行為;三是在高速公路兩旁的休息站、服務區、停車場對機動車輛進行抽查。
2008年1月,該收費系統進行了新的升級,取消了需要在擋風玻璃上粘貼高速公路票的做法。駕車者在購買高速公路票后,得到一張付費收據和一張高速公路付費確認單,確認單上注明了機動車行駛牌照號碼、付款金額、有效天數等信息。該確認單要求保存一年,因為根據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的排查能力,對未交高速公路費的追訴期為一年。升級后的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更加方便、快捷,且節省了印刷、分發可粘貼高速公路票的成本。新的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也可以通過發送短信、網上認購、電話訂購的方式購買,但需要向匈牙利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客服中心告知機動車行駛牌照號碼、本人身份證件號碼及付款方式。
匈牙利各條高速公路的交通負荷以年均5%至10%的速度上漲。2007年頭11個月,購買高速公路票的人數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25%,收費收入則增長了38%。匈牙利高速公路管理公司2006年高速公路收費為324億福林,2007年則猛增到447億福林。
沿線布局物流中心
匈牙利是巴爾干地區、東歐地區與西歐地區之間的重要通道。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歐盟成員國身份、穩定的政治經濟形勢等優勢加強了匈牙利傳統物流中心的地位。在12個歐盟新成員國中,只有波蘭境內擁有的重要國際交通線比匈牙利多。匈政府正致力于將匈牙利發展成為中東歐地區的物流中心,為進出或過境的貨物提供更多高附加值服務,推動物流產業的升級。
匈牙利經濟與交通部已指定了13個國家級物流中心,除了位于扎霍尼市和索爾諾克市的兩個物流中心外,其他11個都位于高速公路沿線,距高速公路最遠的距離也不會超過10公里,且多數位于匈牙利各地區的主要城市,甚至就在高速公路旁邊的工業園內。在匈牙利政府支持下,位于布達佩斯的三個物流中心以及位于米什科爾茨、德布勒森、久爾、塞格德等主要城市的四個物流中心正在按照歐盟標準加緊建設。以布達佩斯的港口工業園(Harbor Park)為例,該物流中心采取先進的技術與設備,項目總投資額7000萬美元,計劃在2010年全部建成,屆時可提供建筑面積達18萬平方米的現代倉儲空間。
進入新世紀以來,匈牙利年貨物運輸量已超過2億噸,其中60%左右的貨物是通過公路進行運輸。用集裝箱裝運到匈牙利的貨物再轉運到周邊國家,基本上依靠公路。目前,匈牙利過境貨物的9%左右是采取RO—LA(公路滾裝)方式運輸,通過此種方式進行運輸的貨物量在過去10年增長了5倍。這也是匈牙利政府在高速公路沿線確定11個國家級物流中心的重要原因。
由于物流產業是匈政府重點支持的七大產業之一,物流產業園區和工業園區都可以從各自途徑向國家申請資金支持,物流和工業雙料園區則可同時從兩個途徑獲得資金,國家指定的物流中心建設更可再獲資金支持。此外,匈牙利的國家級物流中心的建設與升級還可以獲得歐盟結構基金、歐盟團結基金的資金支持。
四年來,匈牙利高速公路建成的高速公路里程與匈牙利2004年前的近四十年建成的里程相當。一方面是經濟社會、物流產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獲得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資金支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匈牙利政府的投資;二是歐盟結構基金、歐盟團結基金的支持;三是高速公路收費獲得的收入。來自歐盟的資金支持尤為重要,以M0高速公路東段將M5、4號快速路、M3等聯結起來的在建項目為例,該項目共需資金430億福林,其中15%來自于匈政府的財政支持,85%來自于歐盟團結基金。
2004年,匈牙利國會通過了2003年至2015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這一規劃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重視發展通往其他歐盟國家的交通基礎設施;二是采納歐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三是建立有利于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運營體系。
根據匈2003年至2015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未來數年將有6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這將為匈成為中東歐地區物流中心帶來巨大的助力。匈牙利政府為2007年至2015年間物流產業的發展確定了以下四個優先目標:一是完善物流中心網絡;二是加強多瑙河沿河港口建設;三是建成地區級的國際空港;四是深化高速公路“智能運輸系統”的建設。2006年,匈物流產業的產值突破1萬億福林,約占國民生產總值6%,2013年有望增至10%。匈政府2007年至2013年還將投資2.8萬億福林對各物流中心和相關設施進行升級。 |